当前位置:大贝壳儿童学习网小学教育网小学信息技术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第一次上网冲浪》教学设计
《第一次上网冲浪》教学设计

《第一次上网冲浪》教学设计

04-07 00:33:59  浏览次数:503次  栏目:小学信息技术教案
标签:五年级信息技术教案,六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第一次上网冲浪》教学设计,http://www.dbk123.com

一、教学目的:
 1、初识因特网,认识IE浏览器工具,并着重了解地址栏,学会在地址栏内输入网址,浏览网页;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3、教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输入网址,打开网页、依次找到指定的内容;
 (2)学会使用网址和超链接等方式打开网页;
 (3)掌握IE浏览器中“前进”、“后退”按钮的使用。
2、教学难点
 (1)输入网址,打开网页、依次找到指定的内容;
 (2)逐渐感受使用IE浏览器浏览网页的方便与快捷;
 (3)合理安排上网时间,注意网络的道德安全问题。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提问:同学们,你们自己上过网?如果没有那见过别人上网? 上网可以干些什么?
 学生回答。
2、学习新课
(1)跟IE打个招呼。
 A:教师介绍因特网浏览器的知识,指导学生打开IE;
 B:介绍IE浏览器的界面。
(2)访问中国少年雏鹰网。
    A、示范访问中国少年雏鹰网;
 B、指导学生利用IE浏览器访问中国少年雏鹰网。
(3)、讨论交流:
 用超链接的方法浏览“中国少年雏鹰网”之后,想再看一下已经访问过的网页,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如果用超链接方法浏览了“www.xx jx sj.cn”网站“小学生”中的“小作家窨”,想想用什么方法做到进退自如呢?大家试试,看谁的方法更好些。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小组交流后汇报。
    请同学们看书P37页“4、表少年网络公约”,结合我们身边的实例,谈谈如何健上网?
 学生看书,小组交流汇报(注意引导)。
 教师小结。
(4)、作业
 A:IE浏览器的还有哪能些打开方式?
 B:你知道超链接有哪些功能?哪能些软件中还有超链接?
教后感:
 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期网络,所以本节课应该教会学生能辨别信息的真伪,同时,要让学生追求真、善、美,做到一个文明的“网络公民”,树立正确的知识产权意识和信息意识,为他们今后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一个必要的基础。

,《第一次上网冲浪》教学设计

《《第一次上网冲浪》教学设计》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