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贝壳儿童学习网小学教育网小学音乐小学音乐教学案例音乐教学案例:歌曲《红河谷》与陶笛教学
音乐教学案例:歌曲《红河谷》与陶笛教学

音乐教学案例:歌曲《红河谷》与陶笛教学

04-04 20:40:40  浏览次数:947次  栏目:小学音乐教学案例
标签:小学音乐课教学案例,小学音乐, 音乐教学案例:歌曲《红河谷》与陶笛教学,http://www.dbk123.com
教学方法与手段,通过综合全方位地运用欣赏、歌唱、识谱、器乐、表演等各种音乐教学活动,进行音乐审美素养和审美能力的培养。以陶笛为主线,以情感人,以美育人,体现参与原则和情感性原则。

一、设计理念:

器乐教学是小学生音乐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本课陶笛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培养学生自信的演奏,合作演奏能力及综合性艺术表演能力,发展学生的表演潜能,使学生能用器乐演奏的形式表达个人情感并与他人沟通、融洽感情,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使学生享受到美的愉悦,接受到情感的陶冶。
二、设计特色:
以陶笛为主线,以情感人,以美育人,体现参与原则和情感性原则。本课设计旨在通过激趣、感悟、创造、表现等教学方法与手段,通过综合全方位地运用欣赏、歌唱、识谱、器乐、表演等各种音乐教学活动,进行音乐审美素养和审美能力的培养。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和表现欲,体现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探究过程”这一要求,教师通过行之有效的教学形式,唤起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兴趣和参与陶笛演奏热情,在潜移默化中获得审美态度和价值观,并从中得到美的享受和有益的人生启迪。
三、教材分析:
《红河谷》是一首流传于北美洲红河一带的民歌。歌曲为G大调、采用4/4拍子,歌谣体,单段体结构,总共八个小节。歌曲旋律具有亲切、朴实、舒展的特点。两个声部的音域不超过一个八度,易学易记。在曲式结构上,歌曲由两个乐句组成,每个乐句由两个乐节构成。两个乐句节奏相同。旋律以级进为主,间或使用跳进。歌词表现了移居北美红河一带人民,垦荒种地,建设家园的事迹,及其乐观的生活态度。
四、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会演唱、演奏歌曲《红河谷》,感受音乐的情绪和掌握相应的节奏;了解 陶笛的历史、种类、以及陶笛演奏要求和演奏形式。
情感目标:指导学生用亲切、明朗的歌声,唱、奏出北美人民创业感怀,展望美好生活前景的期盼。
能力目标:通过欣赏、发声、击奏、演唱及表演,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在歌唱练习中,学会调整、控制声音的力度、速度、咬音吐字;注意陶笛演奏吐气方式、持笛手势及气息支撑问题。
美育目标:通过小组合作进行和谐、默契的歌唱、演奏、表演,引导学生体验美、表现美,达到美化学生心灵的目的。
五、教学重点、难点:
(一)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指导学生在歌唱、演奏中调整和控制音乐的力度、力度,用亲切、热情的歌声、琴声,唱、奏出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二)指导学生分小组演奏、伴奏、表演歌曲,做到声部和谐、声情融合。
六、教学方法:

讲授法、示范性、练习法、谈话法、讨论法、探究法等。
七、教学设想及教学片段:

教学设想1:媒体展示,酝酿情感

通过观看录像,让学生发自内心地感受到陶笛音乐的美妙,感受陶笛独特的音色及其演奏形式,唤起学生对学习陶笛吹奏的兴趣。巧用有奖抢答,调动学生课堂参与,加强教学互动,活跃课堂学习气氛。
【教学片段】:
导入:播放经过剪辑的“2008海峡两岸民间文化艺术节”陶笛演奏音乐会的录像及图片资料。
教师:同学们,通过观看以上的录像,你们想不想知道,那是什么乐器吗?
学生:想!
下面请大家观看一段录像:
教师播放录像、图片、展示陶笛实物:介绍陶笛的历史、种类、中外陶笛的发展现状(略)
观后小结提问,有奖抢答:
教师:同学们,陶笛的发展历史有多久了?
学生:7000多年。
教师:陶笛的制作材料主要是什么?
学生:主要是陶土,也有树脂、木材等。
教师:陶笛的种类有哪些?
学生:主要有4、6、8、9孔的心型陶笛、12孔的枪型陶笛。

教学设想2:聆听乐曲,体验情感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音乐艺术的一切实践都依赖于听觉。在音乐教育中,发展听觉是最重要的事情;音乐教育必须遵循“以听为中心”的原则,把全部教学活动牢固地建立在听的基础上。在这个环节中,让学生反复聆听歌曲范唱音乐,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和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与鉴赏的能力。

【教学片断】:
1、媒体播放歌曲的范唱音乐,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情绪。
2、教师:歌曲的情绪特点怎样?(第一段:忧伤;伤感;第二段:亲切、欢快、……)
3、聆听教师的范唱,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歌曲(第一遍演唱歌词,第二遍演唱曲调)。

思考:
(1)歌词语言有什么主要特色?(亲切、写实。)
(2)歌曲在音调上有什么特点?有几个音组成?(五个主要组成音:doremisolla,主音是do,感性地认识到五声调式歌曲的音乐特色。)
(3)歌曲的节奏有什么特点?请同学们用手拍一拍。(X X |X X X X X XX X .X 0)

4、再次播放歌曲范唱(不出现影像、画面),加深对歌曲的感受与体验,鼓励学生轻声模唱。
教学设想3:学习歌曲,表现情感

新课标要求,改变偏重于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在这个教学环节中,采用先词后曲的教学顺序学习新歌,既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学习歌唱的过程,又将识谱技能训练巧妙地融人到歌唱教学环节中。必要的识谱教学,有利于下一步顺利地进行课堂器乐训练。]
【教学片断】:
1、轻声朗读歌词,领会歌词大意。(指导纠正个别咬字吐音,先按有表情朗读,再按节奏进行朗读)
2、讲解歌词含义及情感内涵。(师生分工又合作讨论,要求做到聆听、补充、发言等)
3、分组试唱两段歌曲。(教师用钢琴弹奏旋律)
(1)师生合作:教师分乐句领唱(或弹奏),学生随琴跟唱。
(2)生生合作:分小组进行歌唱训练。
4、进一步讲解示范。
(1)歌曲难点:(媒体出示谱例,让学生通过对比,发现两个歌曲段落情感的异同,并先自行练习,想想采用怎样的演唱方法表达两段歌曲的不同情感。)

/共2


(2)师生讨论:歌曲的速度、力度安排,选用记号f、mf、P、MP、PP、》、>、<”等。(通过精炼的讲解示范,让学生体会速度、力度、音色、表情、语气等要素在表现歌曲情感中的重要性。)
5、有感情地完整演唱歌曲,教师钢琴伴奏。
6、学习歌曲曲调,试唱歌谱。(跟琴模唱或自由练习。)
7、练习歌曲中的典型节奏旋律片段。
8、合唱歌曲曲调。(教师钢琴伴奏。)

教学设想4:器乐演奏、激发情感

新课标认为,学习乐器演奏,不单是为了掌握一两件乐器的演奏技能,而是为了通过演奏乐器更好地感受、表现和创造音乐。器乐教学要尽可能地与唱歌、鉴赏、创造等教学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这个教学环节中,让学生进行器乐演奏,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理解、表达和创造能力。
【教学片断】:
1、陶笛分声部吹奏练习,用钢琴校音,提示个别吹奏的节奏、速度、力度以及持笛的姿势、吐音及气息运用。(教师进行指导,)
2、器乐小合奏练习,鼓励各小组写出自己与众不同的打击乐伴奏总谱。(要求每组发挥集体智慧和创造精神,自发创编出富有特色又较为适当的节奏,为歌曲伴奏。节奏训练,可选用如用易拉罐做的简易沙球、小铃挡等打击乐器,或者通过身体动作如拍手、跺脚等奏出各种和谐、动听的节奏。)
3、陶笛二部合奏与打击乐合奏练习。

教学设想5:综合表演,升华情感

新课标提倡,在音乐艺术实践中,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的群体意识及合作精神,尤其提倡在具体的艺术实践活动中,在艺术作品的排练演出中陶冶这种情操。在这个教学环节中,让学生大胆地进行律动等综合性音乐表演,将大大激发学生的群体意识和合作精神,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同时,通过小组合作进行和谐、默契的歌唱、伴奏、表演等综合表演,引导学生体验美、表现美,达到美化学生心灵的目的,并起到陶冶情操,升华情感的教育作用。

【教学片断】:

过渡语:同学们,《红河谷》是一首流传于北美洲红河一带的民歌。表现了移居北美红河一带人民,垦荒种地,建设家园的事迹,及其乐观的生活态度。同学们,你们能否根据音乐要素变化或演奏演唱形式进行即兴创编,来表达《红河谷》的音乐情感?

[1] [2]  下一页

,音乐教学案例:歌曲《红河谷》与陶笛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