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语教学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在口语活动中不想说,或者想说却又找不到适当的语言,他们不同程度的存在着怕开口,羞于开口的现象。为了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让学生想说、愿说、乐说,进而达到会说的目的,我在平时教学中注意运用了以下三点,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1、创境激趣
只有创设出引人入胜的情景,才会产生“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盛景,因此情景的设置就成为激发学生兴趣的前提条件。教师应善于利用各种方式营造英语口语表达的氛围,创设有利于学生说的情境,激发学生说的欲望,让学生在情境中感知语言、交流语言、发展语言。
例如,在教学What's your favorite season? 时,可以先与一名学生进行一段示范性情景对话(谈论各自喜欢的活动,今天的天气如何,应该穿什么衣服,相约去游玩等),接着提供几个扩展性的听读材料(四季图,季节活动,季节衣服等)让学生自主听、读,然后学生分组就个人喜欢的内容以及喜欢的理由进行讨论,并编出一段情境对话,最后在小组内进行show and tell。让学生们自主参与,自由交流,这样,就由老师的“教”转化为学生的“我要学”,在无拘无束,畅所欲言的氛围中,获取了知识并积极参与到语言实践中,既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运用水平,又开发了学生学习的潜能,使教与学都和谐地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2、用英语组织教学,对学生进行语言熏陶。
我们中国的孩子学外语真正缺乏的就是英语“土壤”。我们是在无土的情况下进行“幼苗”培育。要使幼苗茁壮成长,就需要我们给其注入营养。如何注入营养?用简单而地道的英语辅助一定的体态语言组织课堂教学。其实就像“Good morning.”、“How are you?”、“How old are you?”等语言一样,学生刚开始上英语课,可能不明白,可能不理解,但禁不住天天英语课堂上的耳濡目染,所以学生就听懂了,会说了,掌握了,尽管不会写。
平时,我们学生所听、所想、所说的全是汉语,课堂也只有英语课堂才接触那一点点英语。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应尽量用英语组织教学,把握好课堂的四十分钟,多用英语表达,对学生进行语言熏陶。这不仅是英语教学本身的需要,也是营造英语口语表达氛围的需要。
3、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的口语表达氛围
和谐的师生关系其最基本的特征是师生平等和教学民主,宽松的语言表达氛围是教师通过对课堂教学气氛的调控和渲染来营造的。营造这种氛围的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教师对鼓励机制和纠错策略的运用。 就纠错策略而言,如果教师对学生的口语表达错误纠正的时机把握不当或采取逢错必纠的做法,将会严重挫伤学生英语口语表达的热情,并将导致学生因追求语言表达形式的规范而降低口语表达的流畅性。教师应允许学生出现错误,并在其犯错误时鼓励他们自纠或互纠,帮助他们排除心理障碍,尤其是要满腔热情地帮助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感情投资,经常找学生谈心、沟通、鼓励,用一颗温暖的心去点燃学困生智慧的火花,我们不关心学生还有谁关心学生呢?学生需要的是——我们的关怀和爱戴。一个和蔼的眼神,一个温柔的微笑,一张灿烂的笑脸……这一切,会给孩子带来无穷的力量,激发其上进的精神,不是吗?
,为学生创造愉悦的口语表达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