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贝壳儿童学习网小学教育网小学语文小学语文试卷六年级语文试卷小学语文学科毕业复习指导
小学语文学科毕业复习指导

小学语文学科毕业复习指导

03-29 23:34:01  浏览次数:497次  栏目:六年级语文试卷
标签:小学六年级语文试卷,六年级语文试卷分析, 小学语文学科毕业复习指导,http://www.dbk123.com
五、再次与课本亲密接触——开卷有益,常读常新 用过的语文课本你没有丢掉吧?那就再和它来一次亲密接触吧,你肯定会觉得语文书物有所值,你会感受到受益匪浅的。 ●“目录”:让你用最短的时间回顾学过的内容 在平时,很多同学根本没有留意课本的“目录”有什么用。现在,就请你静下心来,浏览一下每一册书的目录,你学过哪些课文,甚至上某一节语文的情景就会像过电影一样浮现在你的眼前。 当然,低年级学的内容,你可能觉得很浅显,这也正说明了你的进步和成长。高年级的内容你可以作为重点来复习。 ●课文:用这样几个问题来回顾一下,问一问自己 一问:该背诵的诗文和段落记住了没有?——用一段时间,找几个学习伙伴,把要求背诵的诗文再读一读,背一背。时间你可以自己安排,地点也可以自己安排。操场边,树林中,山坡上,田间果园,都可以。在诵读《石灰吟》《竹石》《卜算子●咏梅》等古体诗时,你可以模仿古人摇头晃脑地背一背;对《长征》《延安,我把你追随》等诗歌,你可以大声地诵读;而《桂林山水》《第一场雪》这样的课文,你就可以找个安静的地方,一边背诵一边想像画面。 二问: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先对照着目录,想一想,每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不一定非写出来,说出来,哪怕在头脑中“走”一遍也好。如果你有兴趣,也可以提问一下你的学习伙伴。如:《草船借箭》的故事是怎样的?《将相和》中的“将”和“相”各是指谁?他们从“不和”到“和”的过程是怎样的?《桂林山水》中写到的桂林的山和水各有怎样的特点?桂林山水的“迷人之处”是什么?…… 三问:课文中有怎样的人物形象和人物精神?什么地方打动了你?——课文中有大量的人物形象,他们身上都有着这样或那样的精神和品格,而这些,将成为伴你成长的精神食粮。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怎样对待下一代和普通劳动人民的?《再见了,亲人》表露的是哪些人之间怎样的情感?《“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中父亲和母亲的言行背后隐含着怎样的情感?《卖火柴的小女孩》的命运是不是一直牵挂着你?…… “什么地方打动了你”这样的问题,则是提醒你关注文章中的细节,回味那些触动你灵魂的瞬间。也许它是一个段落,也许它是一个句子或词语,有时甚至是一个标点……“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你是否觉得这样的语句就是一幅优美的画面?闭了眼,桂林山水那人与景和谐的画面就会浮现在眼前,令你浮想联翩。“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这句话是不是给了你极大的震撼?是不是让你联想起身边的种种人和事?是不是让你觉得,保护我们这个可爱的家园,真的是人人有责,刻不容缓?……和三两个同学一起,边翻书,边交流感受,随着时间的持续,你一定会感到这是一种美好的享受。 四问:课文哪些地方写得好?——你当然知道,课文是你写文章的好范例。那就再留意一下,这样你会从一篇篇文章中得到多种的启示和收益。 有些课文的题目就值得你留意,如《幸福是什么》《黄河是怎样变化的》它是不是吸引着你一定要读下去,弄个明白?看到了《鱼游到了纸上》这个题目你是不是觉得很奇怪?《董存瑞舍身炸碉堡》是不是将一个英雄的壮举,一个鲜活感人的画面展现在你眼前?《景阳冈》和《猴王出世》是不是一下子让你想起了看过的电视剧?…… 有些段落是很精美的,如《月光曲》中皮鞋匠兄妹听贝多芬弹琴产生的美妙感受;《穷人》一文中对贫穷而又善良的桑娜心理活动的描绘;《一夜的工作》中那体现着周总理人格精神的一张不大的写字台,两把小转椅,一盏台灯,一小碟花生米…… 有些词句在文章中是很重要的,它们有的含义深刻,有的感情真挚、描写细腻,有的在全文结构中起着关键作用,有的句式工整、语言精美,有的用词精妙……这些都需要你仔细搜集和品味。如《狼和鹿的故事》中“生活在同一地球上的不同生物之间是互相制约、互相联系的……人们必须尊重动物乃至整个生物界中的这种相互关系”,揭示了人和动物相处的大道理。“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诗句在《狱中联欢》中作为一幅对联,体现了革命者在狱中的乐观与诙谐。读《将相和》,如果抓住一个“和”字,就能理清全文的顺序,抓住主要的内容。“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那么像五线谱啊!”想一想,比喻得多么贴切,“痕”字用得又是多么巧妙和恰当! 读一读,想一想,和同学聊一聊,在书中做些标注,在本子上做些摘抄,你的语言的积累会越来越丰富,你的内心世界也会越来越充盈…… 五问:课文和我们的生活有怎样的关联?——学习课文,除了增长知识,学习语言,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可以指导你们如何健康成长,学会做人。因此,读了一些课文后,还要想一想:课文的内容和我们的生活有着怎样的关联?这样,课内的阅读就

www.dbk123.com 向你的生活延展开来。也许,你学了《林海》除了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可爱,还产生了要去林海看一看的欲望;也许读了《开国大典》,你才觉得每年的国庆节过得更有意义;也许读了《鸟的天堂》,你会知道真正的天堂要靠人和鸟儿、树木一起营造;也许读了《匆匆》,算一算你已经度过了多少个日子,你还会有多少个日子,你才更觉得生命和时光都很珍贵;也许,读了“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你就会多了一份小小男子汉的坚强与执着…… 如果你觉得以上的“五问复习法”还不错,但是遇到具体的课文又觉得不时从何下手,这里告诉你一个“窍门”——课后的习题也许会给你一些帮助! ●积累●运用:记一记,想一想 语文教材按照单元编排,每个单元都有“积累?运用”,它的目的就是帮助你丰富“积累”,学会“运用”。你可以单另抽出时间来复习这部分内容。 “读读背背”中的诗文,再读一读,背一背。 “阅读”中的精美文章,再浏览一下,并对照着文章后面的思考题想一想。 “习作”你已经写过,也可能没有写过,都没关系,你可以注意题目要求中的提示想一想,怎样来写这样的文章。因为,有些关于“怎样写”的指导就隐藏在这些要求中。如“缩写《小抄写员》”的习作要求中就告诉你:缩写一要内容完整,重点突出;二要语言简练。 “口语交际”和“实践活动”的内容,有些可能你做过,有些可能你没有做过,也没关系,你只要知道生活中有哪些活动你可以做,应该怎样去做,就行了。如果你真的想去做哪件事情,那就去做好了。如教材中“怎样庆祝元旦”的口语交际活动告诉大家要清楚地提出建议,要说明白提这样的建议的理由,要听取同学的意见,要讨论出最后的活动方案,要合理分工、真正实施……你就可以按照这样的提示和同学商量“怎样过好小学生活的最后一个儿童节”。
六、多读书,读好书——胸有诗书气自华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列夫?托尔斯泰说:“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雨果说:“书籍是一种冷静可靠的朋友。”有这样一句蒙古的谚语:“日出唤醒了大地,读书唤醒了头脑。”关于读书的道理,其实不必多说。有这样一幅对联:“书到用时方恨少,船到江心不漏迟。”看来,养成读书的习惯,是必须要做的一件事情。但愿阅读能够常伴你的人生。说起读书,也许下面的这些建议会对你有所帮助。 ●读哪些书?——读书要选择,不能捡进篮子都是菜。 课外阅读应该读什么?有些同学对此很头疼。再说,“读书”只是一般笼统的说法,人类的阅读范围广得很,还有报纸、刊物甚至电子书籍,有的是单独的文章,有的是成本的书,有的则是成套的丛书,种类繁多,浩如烟海。 另外,“开卷有益”只是提倡读书的一种说法,但是,有些书确实不适合你们这个年龄段来读,有的书读了不仅没有好处,还会有害处。这样,你就明白了,读书一定要选择,要读好书。 选择阅读读物时,除了注意各种媒体的介绍和推荐的信息,也许请家长和老师等提供帮助是种不错的选择。老师们平时教学所依据的《语文课程标准》,就为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提供了很好的建议,你的老师一定会介绍给你的。家长也会从利于你的身心健康的角度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这就是说,要读自己选择的书,也要读师长推荐的书。 也许你选择时会选自己爱读的书,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爱好和兴趣。这没有错,可是,正如鲁迅先生所说,读书如蜜蜂采蜜,总叮在一处,是不好的。尝试着读一些其他方面的书,这样你的视野就会更宽广,你的兴趣和爱好也就会更广泛。——这就是说,读自己喜欢读的书,也要读其他方面的书。 有的同学在读书的时候总觉得读“大部头的厚书”才叫“读书”,其实不然,平时随时见到的报纸、期刊,都是很好的阅读材料。另外,由于读“大部头的书”需要花费的时间比较多,你还可以读一些文摘类的期刊,因为这些“文摘”一般都是经过选编的精品文章,这省去了你选择的时间,也可以得到比较多的收益。——这就是说,读长篇的作品,也要读一些好的文摘。 另外,网络也为阅读提供了便利,你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比较多的信息,既经济又实惠。你可以选择一些好的少儿文学网站,在那里吸取丰富的营养。 ●怎样读书?——读书讲策略,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 不是所有的书都需要一样地去读,有的只需随意浏览一下,如日常见到的报刊中的多数文章,也许看看题目,翻看一下“内容提要”或“序言”就可以;有的则粗略地阅读一下,大概地知道文章的内容,记住主要的信息;有的则需要如对待语文书中的课文一样,慢慢地品味,有的甚至还需要不止一次地阅读,思考。 读书还要讲究读书的环境和氛围。有些书,你可以在茶余饭后,随便地翻阅;有些书则需要选择一个安静的地方,选择空闲的时间来细细地咀嚼;还有的文章,你甚至在操场边,树林里,大声地朗诵,才觉得“过瘾”,配上音乐读,才觉得“有味儿”;有人读《西游记》选择的是先读绘画本,再读原著;有的同学在读《三国演义》时,是边看电视剧,边对照着来读的…… 读书最好还要调动眼、耳、手、脑多种感官一起参与。摇头晃脑地吟诵诗句,你可以感受到韵律和节奏之美;随手写下读书笔记,可以使你与作品身心交融;与同学好友交流感受,可以使你在与大家的分享中得到提升…… 没有人规定什么书必须怎样读,聪明的你一定会选择属于你的最佳方式去享受阅读的过程。 ●养成好习惯:像爱护朋友一样爱护图书 读书,必须要爱护书。既然说书籍是我们的朋友,那你就要像对待朋友一样去对待它们,用你良好的阅读习惯去呵护它们。 经常使用书签,别在书页上折角儿:书签可用现成的,也可以自己动手,用卡片、树叶等制作。 管理好自己的图书,学会分类,图书如有破损,要及时修补。借阅公用的书或别人的书要及时归还,别人借去的书应记得讨回。 不动笔墨不读书,要边读边想,边做标记,写批注——当然,这只限于自己的图书。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要经常性地做读书摘抄、写读书笔记。这样才不至于读得多,忘得快。 向朋友推荐读过的好书,把自己的书和朋友交换来读,这样每本书的价值就会发挥得更充分,就可以花较少的钱,读更多的书。 甚至,读书前后最好要洗手,虽是细节,也不无道理。 以上的这些做法你认可吗?你还有哪些好的做法,可以与大家分享?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小学语文学科毕业复习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