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贝壳儿童学习网小学教育网小学科学小学科学教学反思五下第一单元《造一艘小船》+《浮力》教学反思
五下第一单元《造一艘小船》+《浮力》教学反思

五下第一单元《造一艘小船》+《浮力》教学反思

04-03 19:21:56  浏览次数:530次  栏目:小学科学教学反思
标签:小学科学课教学反思,六年级科学教学反思, 五下第一单元《造一艘小船》+《浮力》教学反思,http://www.dbk123.com
大刀阔斧改教材  取舍之中炼思辩

《造一艘小船》这一课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一是用橡皮泥造船并比载重,二是用其他材料造船,三是了解船的发展史。考虑到造橡皮泥船又要浪费橡皮泥,况且载重比赛并不是理想状态中的那样指向排开的水量改变,反而是摆放是否细心、船体是否牢固等因素起决定作用,为此我把这个活动取消了,把《造一艘小船》的教学时间压缩到10分钟左右。教学流程如下:
1、如果我们用同样大小的橡皮泥造一艘小船,比试一下谁的船载重量大,大家有什么建议?(讨论结果:船造的大些,船身要牢固不能有漏洞,摆放垫圈要小心等)
2、我们还可以用哪些材料造小船?(在学生交流之后提示看书,并提议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可以和小朋友一起在小溪进行比赛,看看谁做的小船行驶的快或者远,并尝试去解释其中的原因。)
3、看书上的插图,简单讲解船的发展史。
那还有30分钟时间做什么呢?上《浮力》。我觉得浮力一课是很有意思的,里面许多内容的讨论研究可以极大提升学生的思辩能力,而这需要时间的保障。为此,我把《浮力》的教学时间拓展,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口头分析和实践研究,而口头分析的教学就依托在现在这30分钟上。
师出示课件,问:把一块塑料块按在水中,这时候手指会有什么感觉?(手指感受到一股向上的力)把木块或者救生圈等物体按入水中,也能感受到这样的力,这个力我们称之为“浮力”,它的方向和重力正好相反,是竖直向上的。
1、师:当这块塑料块漂浮在水面上不动,说明作用在它身上的几个力达到了平衡。那现在这块塑料块除了受到重力,还受到什么力的作用呢?(重力),它们的方向分别是怎样的?我们现在用箭头来表示,画力的时候我们一般选择物体的中心点,箭头向上的是浮力,箭头向下的是重力,两个力的大小是一样的,所以箭头中的线段应该长短相同。(补充说明:这时候在黑板中部上从左到右画一长长的波浪线,以便画4个力的分析图。)
2、师:还是这块塑料块,我把它按入水中,在放手的那一刹那,塑料块会怎样运动?(浮上来)这说明什么?(浮力大于重力)。和刚才的力的分析图比较,重力的大小有没有变化?(无变化,因为塑料块的质量是一样的)所以重力箭头要和前面的图一样长。而浮力的大小有没有改变呢?(上浮时的浮力比漂浮时的浮力要大)那这时候的箭头该怎样画?(比前面漂浮的浮力箭头要长一些,也就是说比重力的箭头要长些。)
3、讨论:导致塑料块浮力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上浮时浮力大漂浮时浮力小,而在这一过程中物体的重量是不变的,改变的是物体排开的水量,可见浮力的大小和物体排开的水量有关。)
4、师:把这块石头放入水中,放手一刹那,石头受到哪些力的作用,大小方向如何?请在图上画出。(重力大于浮力,重力向下,浮力向上。)
5、师:当石头掉在水底不动了,请问这时候石头受到的浮力大小有没有变?重力大小有没有变化?(重力和浮力的大小都没有变化。)那石头为什么不继续往下运动呢?(有第三者的参与,容器底面的托力)这个力的大小应该是怎样的?(托力=重力—浮力)
6、师:我们现在对这四个图的浮力和重力的大小进行比较一下,(1)漂浮时:浮力=重力;(2)上浮时:浮力>重力;(3)下沉时:浮力<重力;(4)沉底时:浮力<重力。
7、过渡:在讨论塑料块上浮时我们说浮力的大小和物体排开的水量有关,是不是真的这样呢,下节课我们将专门上一节实验研究课,到时候见分晓。

,五下第一单元《造一艘小船》+《浮力》教学反思

《五下第一单元《造一艘小船》+《浮力》教学反思》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