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贝壳儿童学习网小学教育网小学数学小学数学说课稿《认识时间》教学设计及说课
《认识时间》教学设计及说课

《认识时间》教学设计及说课

04-02 16:32:57  浏览次数:926次  栏目:小学数学说课稿
标签:小学数学说课稿模板,小学数学说课稿范文, 《认识时间》教学设计及说课,http://www.dbk123.com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P81~82《认识时间》。

二、教学准备:钟面模形、课件、练习纸、图片等。

三、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

1、教材分析。

    “认识时间”这一内容的学习教材分两个层次编排:第一层次是用5分5分数的方法读取时间,并通过实际的操作,知道1时=60分。第二层次是在5分5分数的基础上,再用1分1分数的方法读取时间。与一年级上册的内容联系起来看,教材对时间的认识是按照从特殊到一般、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编排的,这样编排既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也符合平时人们看表读时间的经验与习惯。

2、学生分析。 

     “认识时间”这一内容的教学是学生在一年级上册学习了“认识钟表”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虽然通过以前的学习,学习已经掌握了钟表及时间的一些知识,并已经掌握了如何看整时和半时。但是“认识针表”知识的呈现是静态的,而下册的“认识时间”相对来说则是动态的,这对学生来说是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比较艰巨。

3、教学目标。

① 知识目标:进一步认识钟面,能正确读写几时几分,特别是接近整时的时间,知道1小时=60分,初步建立时间观念。 

②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认真观察事物、善于思考问题的好习惯。

③ 情感目标:让学生经历探索知识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快乐,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四、教学策略选择

    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时间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很不容易被理解。因此我们首先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出示“红红一天”的作息时间,使学生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更好地理解时间概念;其次我们认为,时间的学习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学生不是为学而学,而是内心有需要才去真正学习的,所以我们把认识钟面知识和时间的学习相结合,使学生在学习中自然地学会看时间。

五、教学设计

(一)联系生活,情境导入

1、揭示课题。师:这节课我们继续来认识时间。(板:认识时间)

2、说说自己平时的时间安排。师:小朋友你们平时是什么时候起床、上学、睡觉的?

3、 出示“红红一天”的作息时间。师:看来大家都有自己的时间安排。有一位小朋友叫红红,她和我们一样,也有自己的作息时间。(出示图片起床7:00;上课8:30;放学4:15;睡觉8:50)同桌相互说一说她是怎么安排自己一天的作息时间。

(二)激发冲突,主动探究

1、学生反馈时间。(教师一一进行板书)

 (1)说一说 7:00和8:30你是怎么看的。

(2)放学和睡觉时间估计学生会产生不同意见。

预设:放学4:15和3:20;放学8:50和9:50。

2、认识4:15

(1)质疑。师:像红红放学的时间,小朋友说是3:20,也有小朋友说是4:15,你们同意哪个呢?谁来说说你是怎么看的?

(2)提出问题。师:这个15分到底是怎么看出来的?

(3)共同得出结论。一大格里面有5小格,分针走1小格是1分,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分针从12走到3的确是15分。

(4)猜一猜。刚才说是3:20的小朋友,他是怎么想的呢?

3、认识8:50

(1)突破“50分”

① 提出问题。师:我们知道了红红放学的时间是4:15,那到底她睡觉是什么时候呢?大家也有两种不同的意见,有说是8:50的,也有说是9:50的,到底是哪个时间呀?(稍顿)这两个时间都有“50分”,那这个“50分”到底是怎么看出来的?

② 学生自由发表看法。

③ 联系4:15,进行引导。师:小朋友,还记得我们刚刚数过分针走到3是多少分?(15分)那我们接着再往下数好吗?(教师点击课件,学生齐数到“50分”)

(2)突破“8时多”

① 质疑并引起学生思考。师:那到底是8:50,还是9:50呢?

② 学生自由发表看法。(估计学生会各持己见)

③&nbs

www.dbk123.com p;动手操作。师:大家可以先拨到8:00,从8:00开始5分5分慢慢的拨,边拨边数时间,你会有什么发现?你们数出来是什么时候?9时了吗?

④ 师生共同得出结论:连9时还没到,不可能是9:50,从而知道了红红睡觉的时间的确是8:50。 

(3)充分体验“1小时=60分”

① 提出问题。师:那如果让分针继续走,走到11是什么时候?再走到12呢?

  ② 观察钟面,说说分针和时针的关系。师:刚才我们是从8:00 开始拨的,现在我们再来让大屏幕上的钟转一转,这回老师可有一个小要求:请大家把分针和时针一起看,你们有什么发现?

③ 师生共同得出结论:1小时=60分。

(4)简单小结。

师:通过小朋友的仔细观察,积极动脑,我们知道了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钟,走1大格是5分钟,还发现了1小时=60分,你们学的真棒!

(5)写一写。师:那分针走到每个数字是多少分你们能写下来吗?请你拿出练习纸做一做,做写好的小朋友可以挑几个比较难记的时间记一记。

(三)巧设练习,引出难点

1、独立完成4个钟面。(6:20,3:40,11:50,5:12)

① 师:我们已经知道了红红每天的作息时间。那这四个时间你们能认出来吗?请大家拿出练习纸,仔细观察看,写出这四个钟面时间。

② 校对,并说说你是怎么看的。

③ 重点说说5:12怎么看?(“12分”你们是怎么看出来的?)

④ 请同桌两人相互说说“5:12”你是怎么看的。

2、送水果

师:小猴看到我们小朋友表现都非常棒,它要来给我们送水果了。

(出示12:10、 6:55、 8:07、9:38)

谁能认出水果上的时间,就把这个水果送给你。你可以先选择自己喜欢的水果,把时间写在练习纸下面。

3、眼力大比拼

师:游戏规则是这样的:钟面上只看到时针,分针被遮住了,请你估计一下分针会指向哪里?这是什么时间?(5:00、 4:30、 1:45)

(四)自我评价,鼓励提问

    师:小朋友,这堂课我们继续认识了时间,你们有哪些收获呢?你觉得今天自己的表现怎么样?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呢?

                           

《认识时间》说课稿

应该说“时间”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大部分学生在幼儿园或家里多多少少都耳熏目染过一些关于时间的认识,每个家庭中一般也都备有挂钟或钟表,何况一名6、7岁的儿童天天要按时起床、吃饭、上学、放学、睡觉,这样就使学生在各种感官上已经感知了“时间”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但是不同的学生对认识时间的情况也是各不一样的,有的已经能熟练地认读整时、半时,甚至几时几分的时刻,有的甚至从来都没有有意识地去认过钟表,应该说绝大部分学生对时间还是缺乏一个整体的认知。因此,如何精心设计这一数学课堂,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好地掌握新知,是我们教师需要面对和思考的一个问题。

1、知识呈现,联系生活

    数学教学要尽可能地联系学生生活中的问题,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时间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看不见也模不着,因此我在教学中充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问一问学生“你们平时是什么时候起床、上学的?”一石激起千层浪,正因为学生有了一定的生活积累,所以都愿意争先恐后说给别人听;接着又出示了一位新朋友“红红”一天的作息时间,让学生感到非常新奇,感同身受,因此能更快地投入到对新知的学习中。而本堂课也就是围绕“红红的一天”中的4个钟面时间作为学生的学习材料,让学生在不断的观察、交流、猜测、操作中进行探究性学习,从而感受到时间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

    2、精心设计,独具匠心

    教学设计是教学过程展开的前提,是沟通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桥梁。纵观整堂课的教学设计 www.dbk123.com >,无不显露出教师的精心之处。从一齐呈现4个钟面,鼓励学生进行质疑,引发认知冲突,到怎么看“8:50”中的“50分”和“8时多”,如何真正直观地理解时、分的关系,甚至连练习的安排都是具有一定的目标和要求。而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中,也都不知不觉中的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探究过程,进行着充分的学习体验,真正内化了知识,形成了主动建构知识的能力。

    3、动手操作,解决难点

    动手操作能让学生亲身经历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变为具体形象的操作过程,使之在多种感官的参与活动中进行观察、比较、分析,进而在探索中找到规律、概括特征、掌握方法,促进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本堂课中时针不是正好指着几时,而是快到几时的时间,对于还是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学生往往弄不清究竟是几时。因此到底是8:50还是9:50,这是可以预见的学生必然出现的两个答案。在以往的很多课中,教师除了让学生讲还是讲,课堂上争论不休,结果谁也说服不了对方,导致很多学生仍然坚持自己错误的观点。而本堂课中我在学生争辩未果的情况下,通过引导学生利用时钟从8:00拨慢慢到8:50的动态过程,让学生充分的体验与感悟,从而正确理解了此类钟面显示时间所隐藏的本质规律,真正内化了知识,相信学生以后辨认诸如此类的时间也不会再错了。,《认识时间》教学设计及说课

《《认识时间》教学设计及说课》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