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贝壳儿童学习网小学教育网小学数学小学数学说课稿《可能性》说课
《可能性》说课

《可能性》说课

04-02 15:47:41  浏览次数:223次  栏目:小学数学说课稿
标签:小学数学说课稿模板,小学数学说课稿范文, 《可能性》说课,http://www.dbk123.com
教学内容:《可能性》是人教版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第104页-111页的内容,本节课教学的是第一课时,安排了例1、例2、例3和练习二十四的第1、2、3题。

教  材:《可能性》是改编后的实验教材新增加的内容,属于“统计与概率”领域的一部分。它虽然不是本册书的重点内容,但是作为小学生的必学内容编进教材,第一有它的现实意义,因为在现实世界中,严格确定性的现象十分有限,不确定现象却是大量存在的,第二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数学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着”、“人人学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而且这些内容的学习都是为学生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打基础的。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验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不确定的现象,初步学会判断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学会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来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3、培养学生的推理、判断、辨析能力。

4、向学生渗透猜测――实验――分析――校正――验证的数学思维方法。

教学重点:

使学生领会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不确定现象,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并且可能性在大小是可以预测的。

教学难点:领会不确定性并能用相关词语描述。

教  法:

1、选取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及感兴趣的游戏活动,作为教学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设置疑点,点拨释疑,把观察、分析、讨论、研究、质疑、交流等学习方法引入课堂教学。

3、练习的设计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注重梯度,侧重点。

4、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直观性原则,借助自制的教具、学具(小黑板、卡片)等教学手段进行辅助教学。

学  法:

1、尝试法。

2、竞赛激励法。

3、观察法。

4、分析法。

5、形象手势法(利用生动丰富的肢体语言,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

基于以上分析,我把教学过程设计为以下四个部分: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游戏是儿童最喜欢的活动之一,它能调节人的情绪。因此在课一开始,我就设计了一个转硬币猜正反面的游戏,这个游戏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因此引起了学生的高度关注,学生迅速调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参与学习活动,学习积极性非常高,有了这个良好的开端,学生就会以饱满的精神投入到后续学习中去。

二、层层递进,探究新知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当知识与积极的活动联系在一起时,学习才能真正成为孩子们精神生活的一部分。新教材也提倡让学生在体验之中感悟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因此,我在第二部分中,设计了两次摸球活动。先让学生从一号盒子里摸球,结果摸出的全是红球,这时老师就问:“为什么每次摸出的球都是红色的呢?”学生发挥想象,大胆猜测,得出的结论是:“盒子里只有红色的球。”通过验证,果然都是红色的球。这是第一次感悟,学生通过自己摸球体验到了“盒子里全部装红色球就一定会摸出红色的球”,初步懂得了事件发生的确定性,理解了“一定”的含义。第二次我又拿出二号球盒让学生摸,此次摸出的球既有红色的又有绿色的,我不时失机地问:“为什么这两次摸的结果会不一样呢?”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得出的结论是:“这个盒子里既有红色的球,又有绿色的球。第二次活动,让学生体验了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初步理解了“可能”的含义。马上,我乘胜追击,让学生总结出:当盒子里既有红球同时又有绿球时,可能摸出红色球也可能摸出绿色球。然后又通过让学生统计摸出红色、绿色球的次数,使学生初步感知了“可能性”也是有大有小的,当绿色球多时,摸到绿色球的可能性就大,当红色球少时,摸到红色球的可能性就会小些。

当这两个活动完成后。我又追问一句:在这个盒子里能摸出黄色的球吗?学生已经有了两次经验,有了两次思考,此时开动脑筋,自己通过推理,得出了结论:不可能,因为盒子里根本就没放黄色球。

到此为止学生由初步感知的“猜”到半疑半惑的“验证”,再到深思熟虑的结论,可以让老师感到,他们已将知识理解了、内化了,已由简单的模仿、学会再创造了。在这个环节中,学生的学习是积极的、主动的,不再是填鸭和灌输,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组织者、促进者、合作者。

三、反馈调节,内化新知

在第三个环节中,我精心设计了有坡度的练习。第一个层次是模仿练习,让学生通过看得见的透明的盒子里的物品学会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来巩固新知,再反过来问:“若要摸到红色的正方体,应该怎么放?”等问题,这样一反一复,学生所学的新知基本得到巩固。

第二个层次练习,我增了难度,要求学生用肢体语言――手势,来表达自己的判断。这样做一是调动了学生积极性。二是调动了学生多个感官参与学习。三是反馈面广,学生人人参与,反馈及时,教师也能一眼看出学生已掌握的程度,同时面向全体,改变了过去那种只点几个人回答问题的局限性。四是反馈情况很真实,因为每个学生的手势都反映了他的第一感觉和判断。五是可以及时调节学生的思维。例如,有的学生得出的结论与别人的不一样,我就让他说出自己的理由,然后让别的同学说说理由,通过比较和鉴别,学生马上就会强化正确的认识而抹去错误的认识。这个设计可谓独具匠心,一举多得。

通过这两个层次的训练,强化学生基本上已将表层的感知,内化入自己的理解,已将新的知识归入了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为以后进一步的学习搭上了又一层台阶。

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最后一个环节,通过预测,20xx年北京奥运会金牌数和中国在全世界的排名,结束了新课。

这个环节的设计是老师的一个创意,这是老师新的课程观的体现,运用爱国题材填充教材的留白,加之今年的奥运会也是一个热点,学生比较感兴趣。

其次,这个环节的设计,升华了学生的爱国情感,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为祖国争光,为祖国的日益强大感到骄傲和自豪,作为学生现在应该为将来建设祖国而发奋学习。

还有,通过展示奥运金牌榜,让学生感到自己的预测也是有一定的科学道理的,同时,从这个侧面看出我们的祖国正在蒸蒸日上。

最后,这个活动的设计,体现了学活动中的数学、生活中的

数学的理念,让学生觉得身边处处有数学,数学并不深奥难懂,增强了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培养了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可能性》说课

《《可能性》说课》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