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简单的刻印方法。
2、运用刻印的方法制作贺卡、藏书票或书签。
3、运用学习到的刻印技法制作工艺品,引发学生的创作欲望,提高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
学习刻印的方法并加以运用。
教学难点:
图案细节的处理与安全问题。
教学准备:
教师:有关资料、教材、课件
学生:制版材料、印制材料
组织教学:
一、导入新课:
师生打开图书扉页,教师提出问题:
你们发现了什么?
图书的扉页上贴着一幅精美的小画。上面印有和书有关的图画、人命和字母,图画的下面有铅笔写的签名。
二、讲授新课:
你们还想了解藏书票方面的那些知识?
学生:藏书票有什么用?英文字母有什么意思?藏书票有收藏价值么?怎么制作自己的藏书票?
教师利用课件,图文并茂的回答学生们的问题。
板书课题:刻印的乐趣
三、演示阶段:
教师演示:取一张和版一样大小的白纸,用铅笔画出自己的构思,写上名字、英文字母。将设计稿放在复写纸上描一遍,再将设计稿的背面朝上放在版上;用夹子夹好,拓印反稿在版上。学生学习的同时思考自己的构图。刻版:若是石膏板先用角刀刻图案。(木塑板先用圆刀。)学生学习。注意安全:刻版时,若右手走刀,左手总是在刀口的下方。为确保安全,左手可戴手套。印藏书票:在刻好的版上用黑磙滚上油墨,附上一张彩纸,用勺磨印,印好后在图案下方用铅笔写上准备印的张数,以及这张是第几张、姓名、时间。
四、自主创作阶段:
学生学习、尝试。每个学生设计制作一枚藏书票。引导学生创作,巡视辅导。
五、展示评价阶段: 开展班级“藏书票交流会”,鼓励学生大胆宣传自己的作品。从构思巧妙,印制效果干净、整洁等方面评价。
各组间自由交流。谈谈设计体会。
收藏同学作品。
第二课时
教学程序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导入新课 |
猜一猜,议一议: 师生打开书或课件,教师提出问题:你们喜欢19页上小狗图案的书签和信封吗?这些图案是用什么方法表现的? |
小组讨论:这些小狗图案非常可爱,它们的外形、大小一样,方向、位置不同。我们组讨论的结果是这些图案是印出来的。 |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自主探究能力。 |
同学们猜对了,这些图案都是印的,而且方法非常简单,就像电脑中的复制、粘贴。但是,首先要有什么呢? |
学生:像我们做对印版画一样,先制版。 |
联系已有的版画知识。 | |
讨论演示 |
讨论观察: 教师取一个制好的版,同学分析讨论制作方法。对于难点教师可以重点演示。 |
制版: 取一张透明胶片,用油性笔一笔画出所需图案的外轮廓(图案要简单、概括,外形生动)。 刻版: 然后,将透明胶片放置在垫板上,用刻刀或剪刀沿图案轮廓剪下,留图案以外的部分做版(也可用卡纸制版)。版制好了,下一步做什么? |
学习漏印的制版过程。 |
想印多少就印多少,这种印刷方法也叫模板印刷。 |
将透明版放置在已备好的书签或信封上,用彩笔或蘸了水粉色(不加水)的海绵漏印,拿起版,完整的图案就印在书签上了。把版上的颜色擦干净,翻个面,再印相反方向的图案。 |
感受版画的漏印过程,学习漏印方法。 | |
观察思考 |
教师:通过观察老师的演示,你们认为模板印刷有什么优点与不足吗? |
学生小组讨论:模板印刷这种方法很适合印制重复的图案。优点是省时、省力,印的过程中图案可以不断地变换方向和位置。不足是每个图案都一样。 |
使学生明白任何一种表现方法都有其长处和不足,在创作中要根据自己的构思选择适合的表现方法并摸索解决不足的办法。 |
解决问题 |
欣赏书中漏印作品或课件中的图片。 添加,共享: 前面制版时剪下的图案也可以和同学交换,这样每个同学就会有两个版了,你们就能印出更加丰富的作品。 |
可以通过用闪光笔添画使图案不同而更加有趣。 我们可以把这一步叫作添加,即在印好的图案上或周围添加线条、文字等。 |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
作业要求 |
每组同学运用漏印的方法,设计印制主题、风格统一的贺年卡、书签、信封等。 |
|
明确作业要求。 |
作业步骤 |
结合书或课件中的步骤图,谈谈自己的创作步骤。 |
构思(各组同学设计不同主题的图案)。 制版(用刻刀时右手执刀、左手放在刀后侧,注意安全,注意爱护桌面)。 漏印(保持画面的干净整洁)。 添画(线条少而精)。 |
明确作业步骤。 |
展示评价 |
开展班级“漏印作品交易会”,鼓励学生大胆宣传自己组的作品。 |
各组间互赠。 评价点:从图案设计简洁概括、印制效果干净整洁、添画生动有趣等方面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