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贝壳儿童学习网小学教育网教育范文教师培训提高“课堂流行语”的剖析
“课堂流行语”的剖析

“课堂流行语”的剖析

04-08 13:18:12  浏览次数:215次  栏目:教师培训提高
标签:教师培训总结,教师培训计划,新教师培训, “课堂流行语”的剖析,http://www.dbk123.com
近几年,到各地听课,特别是听一些青年教师比较集中的评优课、公开课,一些“课堂流行语”不绝于耳,几乎到了令人咂舌的程度。什么“美美地读;”“字正腔圆”;“把感情送进去”;“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等等。开始不觉什么,后来听的次数多了,就感到很纳闷,这些课堂语言来自何方,为什么这么多教师、不同地区的教师说着同样的课堂语言?经了解,原来这些课堂流行语大都出自一些名师之口,特别是一些新潮“名师”之口。本人认为,流行的东西,不一定是正确的,出自名师之口的“语言”也不一定是恰当的。下面,我们不妨对一些课堂流行语进行一番剖析。
       1.“美美地读”;读得“字正腔圆”。关于朗读,《课标》中有明确的要求,即“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是规范的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比较容易理解、把握、界定。而“美美地读”,就令人费解,也不好把握。特别是一些教师对低年级的学生也提出这样的要求,就更让人不知所云了。低年级的朗读教学,应重点解决好“正确、流利地读”,读出一定的语气,而“美美地读”,是一个什么要求,什么程度,什么概念呢?模糊不清,让人难以界定。界定不清就是一个模糊要求,对学生朗读能力的训练就难以落到实处。
       “字正腔圆”,原本是一个唱戏的要求,它主要指的是“唱”,而不是读。用唱戏的要求、概念来要求朗读,来要求小学生的朗读,就有点风马牛不相及。
        本人不解的是,原本不规范,甚至不恰当的课堂语言,为什么这么流行,而《课标》中规范的说法不那么流行。难道是因为它出自名师之口吗?如果是这样,那名师们需要规范自己的言行。不然,好的做法青年教师没有学到,却学了一些毛病。
        2.“把感情送进去”。这也是一个朗读方面的课堂流行语。阅读时,要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体会,感受到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朗读时,也就需要读出课文思想内容所表达的情感,情感来自课文的语言文字,来自课文的思想内容,不是外加的。“体会”、“读出”感情是朗读的规范、恰当的说法,“把感情送进去”,就让人容易认为这“感情”是外加的,甚至是靠教师的“煽情”煽出来的。不然为什么要“送进去”呢?如果是这样,那就违背了朗读的本质,违背了阅读教学的本质。
       3.“我说清楚了吗?”不少青年教师在向学生提出要求或问题之后,再问一句:“我说清楚了吗?”(实际他说得很清楚)本人很奇怪,执教教师年龄不大,二、三十岁,而且参加的是省优质课评比,头脑清醒,素质优良(没有老到听不清楚,说不清楚的年龄),不应该连提出要求或问题都说不清楚呀(如果真说不清楚,是没有资格参加优质课评比,甚至没有资格当教师的),为什么要问“我说清楚了吗?”原来,这也是鹦鹉学舌的结果。“我说清楚了吗”源自一位年近七十的名师之口,他觉得自己年龄大了,担心因年龄大说话罗嗦,学生听不清楚,习惯、顺口问一句:“我说清楚了吗?”这位年龄大的名师这样问一句,符合他的身份、年龄,我们感到的是这位名师的谦和、谦恭,而一位风华正茂的青年教师也这样问,就让人觉得有点做作、别扭了。
       4.“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学)”。什么是学习的方式、朗读的方式?学生知道、学会了哪些方式?这些,连这样提出要求的教师都不清楚,却常常向学生提出这样的要求;学生也不知道什么是学习方式、朗读方式,自己到底学会了哪些方式,稀里糊涂。在这种情形下,选择什么方式哪?本人看到是,学生不知所措,流于形式,走过场而已。如,有的教师提出: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学生有的是大声朗读,有的是小声朗读,有的是在默读,这就是“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吗?这不就是一般的“自由读”吗。说的是新名词,干的是一般的事,名不副实。
       如果需要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学,首先应明确学习这一课、这一段,一般可以用到哪些学习方式(如,分角色朗读、配乐朗读、分层次朗读等;圈点标画、写体会、提出问题、分组讨论、查找资料等),让学生大体有一些了解,然后再让学生根据情况、条件进行选择。
      5.“读书的最高境界是把一本书(一篇文章)读成一句话”。经常在一开课时听到教师们说这句话(一次到外地参加会议,一位年轻的特级教师也说这样的话,为什么特级教师也不说自己的话呢)。读书的最高境界真的是这样吗?本人认为恰恰相反,读书的最高境界是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善于联想,闻一知十,能把一本书读成三本书、十本书……,把一篇文章读成三篇文章、十篇文章……,才是最高境界。《论语》中有这样的记录: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胜、强)?”对曰:“赐(子贡)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fu)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你看,孔子所赞赏的学习、读书最高境界是“读成一句话”吗。
    把一本书、一篇文章读成一句话,不就是类似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吗?这是我们教学中对小学高年级阅读的基本要求,怎么能是最高境界呢?
    6.“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我们每人仍然只有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我们每人就有了两种思想(萧伯纳语)”。这也是在课堂上听到的流行语。这些话本身没有错,问题是不绝于耳,让人感到说这些话的教师,似乎就会说这一句尽人皆知,无人不晓的套话。本人窃思:你不说这些套话,我不知道你到底掌握了多少名人名言,可能不少;你一说这一句,我认为你就只知道这一句。实际上类似的名人名言有许多,为什么只会说这一句呢?建议:如果需要在课堂上引用名人名言时,先搜集、选择一下,少用那些被用滥了的。
    7.“让我们跟随着作者走进……”不少教师在引领学生学习课文之前,说这句套话,可是一节课下来,我们并没有感到真正走进文本、走进……故事、走进人物内心呀!仅仅是领着学生梳理了一下课文思想内容而已。真正走进文本、走进……故事、走进人物内心,是需要引领学生进行体验和想象,进行深入思考,认真推敲的。一般是在阅读的时候,借助生活体验、展开想象,达到入情入境,体验、想象到作者描述的那人、那事、那情、那景等,有一种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等形象感受;一般是对重点语句的品评、体味等。这些做不到,仅仅是梳理课文的内容是走不进文本、故事、人物内心的。
    8.“你太有才了”。这句来自小

www.dbk123.com 品的语言,在课堂上使用的频率极高。偶尔说说,觉得很幽默。如果一节课说起来没完没了,如果你也说,他也说,就没有什么幽默感,反而有一种俗不可耐和媚俗的感觉了。
    9.把“学生”称“孩子”(还有称“宝贝”的)。在今天的课堂上,几乎全国所有的小学教师(包括学校领导)都把学生叫做“孩子”。这么一个极为不规范的称谓流行全国,真是难以让人理解。据了解,一些名师们就是用这样的称谓与学生交流的,而年轻教师还误认为是正确的、规范的。本人看到一些刚刚师范毕业,年龄在二十一、二岁的青年教师,对个头比她还高的学生叫“孩子",就感到特别别扭(一些已经退休的老教师,年龄比较大,在上公开课时,把学生称“孩子”,似乎还能接受。其实也不是规范的称谓)。在一次省优质课评比中,有34名青年教师,有32名把学生叫做“孩子’,只有2名把学生叫做“同学们”或“小朋友”。可见,把学生称“孩子”是多么流行,多么广泛。
    本人认为,课堂上把学生叫“孩子”有以下不妥:一是学生一入学就是一个走进社会的人,如果仍然称作“孩子”,就与在家庭作晚辈没有什么区别,就形成一种心理暗示:虽然上学了,但“我仍然是晚辈,需要受大人管着”。这种不平等的心理暗示会影响他的一生。所以把学生称作孩子,既不是师生的平等关系,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自立人格;二是把学生称作孩子,没有体现出课改师生是朋友关系、人格的平等关系。你想,学生是孩子,那教师就是大人、家长,这种关系是平等的吗?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是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理念,这对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现在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现象,将会起到一定的奠基作用;三是把学生称作孩子,不是规范的课堂、职业语言,严格地讲,教师对学生,校长对教师、对学生,这是规范的,称孩子有点随意性。正规的教育文件是没有“孩子”一词的,如果有的一定是不正规的;四是把学生称作孩子,有些“小看”、“轻视”学生的意思,在内心深处就根本没有平等的意识(况且今天的学生在某些领域,不比教师知道得少,只是“一教统天下”,没有给学生施展的机会)。当然,在课下,在非正规的场合,把学生称作孩子未常不可。我们不能因随意和貌似“亲切”,而不顾教学的规范,变相地沿袭“师道尊严”,仍旧为学生埋下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种子。 

[1] [2]  下一页

,“课堂流行语”的剖析

《“课堂流行语”的剖析》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