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贝壳儿童学习网小学教育网教育范文教师培训提高课堂教学十六“无”
课堂教学十六“无”

课堂教学十六“无”

04-08 13:18:05  浏览次数:800次  栏目:教师培训提高
标签:教师培训总结,教师培训计划,新教师培训, 课堂教学十六“无”,http://www.dbk123.com
               语文教学有讲究,品评词句不可丢。
               要想教出语文味,注重品评记心头。
十一、无“点”的教学与突破。阅读教学的基本经验、方法,是抓点带面,力求点上着力,点上突破。这个点,可以是一个词、一句话、一段话;可以是某一种表达手法,可以是某一知识的迁移与运用,可以是某一学习方法的渗透与实践等等。教学中,通过三、五个点的教学达到对课文主要内容、情感、表达等方面的理解、体会、领悟,并使学生能够豁然开朗、眼前一亮。但是,我们常常看到是,教学中面面俱到,平均用力,泛泛而教,没有什么教学的实际效果。
须知:点的教学,点的突破,就是为了追求最有价值的教学效果,而避免面面俱到、泛泛而教的、没有实际效果的教学,力求点上着力,点上突破,教师必须认真、深入地解读教材,慧眼发现课文中的那些有价值的、有内涵的“点”,特别是那些与众不同的“点”。这正是:
                 抓点带面是好法,教学之时要用它。
                 关键是能找到点,力求点上开出花。
十二、无学习的矛盾。几乎所有的参评课都是顺顺当当得运行、完成教学,没有学生的疑惑,没有学生的争论,没有学习的矛盾(哪怕是一个),都在教师的预设、预料之中。有时,学生的发言不是教师想要的答案,哪怕是很有意思、很有意义,教师也不理会。
须知:教学如果是很顺当,那一定是教学的预设没有什么深度或难度,起点低。没有深度、难度和矛盾、疑惑的教学就不会产生生成的教学效果,没有生成的教学,几乎是低效或无效的教学。因此,教学一定要有适当的难度,有时还要有意识地引发点矛盾,以引起学生的深度思考、讨论,甚至争论。如,在对某一句段的理解讨论中,学生解答得都很好,没有什么困难,那就有意识地制造点困难,如,让某一学生把大家的发言归纳起来,分成几层意思说一说,或者教师有意识地提出相反的意见等,这就有一定的难度了。有难度、有矛盾、有疑惑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有意义、有价值的学习和教学。这正是:
                教学贵在有矛盾,更喜学生能争论。
                不怕意见不一致,但求思维向纵深。
十三、无学生的沉思默想。大概是受评优课的局限,教师又都希望一节课讲完一篇完整的课文,表现出的是:赶时间,赶环节,教师不住的问,学生不停的答,没有给学生更多的时间沉思默想。因此,学生的解答多是空泛地、复述课文内容地回答教师的问题。如果不让学生沉思默想,深层思考,学生的解答,就缺少深度,或无根无据,阅读教学也就没有了多少意义。
须知:教学中要留有一定的时间、空间,让学生沉思默想,甚至绞尽脑汁。这就需要在教学的预设中,把教学的内容进行合理地分配,有的一带而过,有的略加点拨,有的则抓住不放,力求打井出水,在那些抓住不放的地方,多给学生一些思考的时间,把思考的问题弄清弄透。在思考、解答问题中,训练学生的思维力、想象力等。这正是:
                   沉思默想不可少,促使学生真动脑。
                   宁可放弃某环节,也要学生深思考。
十四、无年段的感觉。在听课中,感到低年级的阅读教学与中年级的、中年级的阅读教学与高年级的,没有多少明显的区别。即感觉不出明显的年段性。其实,《课标》中已明确地规定了各学段的教学要求,教材中也根据年段提出了不同的教学任务和要求。但是,不少教师根本不了解、不熟悉《课标》的学段要求,即便是有所了解,也不能、不会在教学中去体现、落实。如,理解词句的教学,到了中年级要求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不仅如此,还要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的方面的作用,可是不少教师还是停留在低年级的要求上,只是引导学生了解或理解词句的意思,没有走到领会语言表达的层面上来。
教材中明确提出了教学某课的任务、要求,有的还提出学习的方法、途径,这些任务、要求和方法、途径是编者按照《课标》学段目标设计的。但是不少教师根本不理会它们,视而不见,见而不管。不按照《课标》、教材教学,甚至也不知道,知道了也不理会、不管它,随心所欲,天马行空,没有航标。因此,教学没有年

www.dbk123.com 段性就不足为怪了。这正是:
                    教学要有年段性,课标之中已表明。
                    教师如果不清楚,天马行空一场空。
十五、无有意识、强化性的的训练。教学的关键是让学生形成阅读能力,然而,阅读能力不是一趋而就的,是需要教师凭借教材,凭借一句话、一段话等有意识的训练,甚至是强化性的训练的。如,朗读能力是需要有意识训练的,教学中就应该通过重点句段,采取多种方式进行训练;快速阅读是一种阅读能力,也是需要训练的,教学中应该有意识地设计一定的环节进行训练。一些阅读的方法,如、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读文章、想画面等,要达到熟练掌握,自觉地运用,也是需要训练的。这些关乎学生阅读能力的问题,都应该根据教材特点、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安排一定的环节,进行某种能力的强化性训练。
然而,我们在听课中一般看不到这种凭借教材有意识的训练,大都是停留在、满足于理解课文内容的层面上,只有理解、体会或感悟,而且大多很肤浅。这正是:
                     阅读能力靠训练,没有训练咋发展。
                     凭借教材走一回,喜看学生个个变。
十六、无较好的引导方法与策略。十六“无”的教学,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对《课标》、教材了解、解读不够的原因,有教师教学能力、经验欠缺的原因,有对阅读教学认识不足的原因,有受一些新潮“名师”误导的原因(如,过度煽情、光理解课文内容、显摆“口才”等),也有盲目“追风”的原因(如,无味的拓展、闹剧般的表演、音乐不绝于耳)等。然而,青年教师对阅读教学的方法、策略了解、掌握的少,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课堂上表现出来的是:只会提问,只会用一个个琐碎的问题牵引,要么就是用大量的图片、视频充斥课堂等(阅读教学的关键恰恰是需要学生凭借语言文字进行想象、体验,而大量的图片、视频取代了学生的想象、体验,则是阅读教学的大忌。适当的用一用,未尝不可,如在学习的难点处,学生想象不出来的时候)。
其实,阅读教学的方法、策略是有很多的,就传统的方法、策略就用之不尽。如,在对比中、换词中品评词句;让学生提出问题;抓住重点词语进行揣摩;变换角色体验、设置悬念等等。
须知:教学的方法、策略是需要平时有心的学习和积累,需要开动脑筋不断地创造。不然头脑空空如也,是难以教好课的。这正是:
                   莫愁教学无好法,有心就能找到它。
                   注意学习和积累,来日你将是大家

上一页  [1] [2] [3] 

,课堂教学十六“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