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总
体
思
路
基
本
理
念
遵循学校规划发展目标,在学科中心的领导下,以课题为纽带,在教与学的契合点上寻求突破口,以学定教、以学论教、以学评教,进一步和谐教与学、教与研、课题研究与教学研究的关系,有效提升各位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质量。
在《数学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坚持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中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选择学生能接受乐意接受的教学方式;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从而实实在在地开展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探讨。
主
要
策
略
一、重视常态研讨,提高业务素质
1、加强集体备课,同时注重个性教案。
坚持集体备课、集思广益,使大家共享课程资源。力争每节课的预案在前一天的下午再研讨一次,并且每个星期至少抽一、二堂课重点研讨。同时各人必须考虑自身的优势和本班学生的实际,形成个性化的教案。
2、重视教学常态研讨
每周除正常一次开展教研活动外,在平常的空课时间,随时就课堂教学中遇到的困难,学生学习状态、作业布置批改反馈等进行针对性的研讨。
3、经常互听互学
经常走入同伴日常课堂,互听互学。听课后立足于学情就教学中的真实性问题与困惑进行讨论与交流,以探得更多更有效的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的教学方法。
二、加强教研活动的管理
做好案例、教学随笔、教学问题的收集工作。案例是教学实践的叙述,是承载理念的载体,是理念的外化形式。加强对教学案例、教学随笔等资源的收集、整理,在案例研究中,各位教师共同开展教学反思,共同在实践中去感悟新理念,不断探索和升华,在鲜活的实例中汲取营养。
三、注重校园数学文化的传播,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本学期我们就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利用早读等时间引导学生读《小学生数学报》、有关数学的书籍等,并指导他们结合学习、生活实践制作数学小报,写数学小论文,同时开展1---2次主题活动,营造学习大数学的氛围,培育学生学习数学的幸福感。
二、
具
体
安
排
月度
内 容
方 式
预期效果
九
1、讨论并且制订本学期年级组教学计划、教科研计划。
2、全体教师整体备课,总体把握本学期教材特点及各单元教学目标。
3、规范本学期的备课要求以及批改作业的要求。
4、“差异教学”课题的话题探讨(一)
5、早读情况的检查、反馈。
6、“砺志杯”课堂教学初赛。
学习、认真研读。
讨论
组织参加竞赛
整体把握,心中有数
合理分配备课内容。
进一步明确作业要求。
十
1、 对照课题中期评估标准进行自我评估。
2、 早读情况的检查、反馈。
3、 积极准备,进行数学专项训练。
4、 准备“杏坛杯”论文的参赛。
5、 “砺志杯”课堂教学复赛。
6、
,四年级上数学教研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