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贝壳儿童学习网小学教育网综合实践课综合实践教案苏教版三年级第五册劳动与技术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第五册劳动与技术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第五册劳动与技术教案

04-07 01:33:08  浏览次数:600次  栏目:综合实践教案
标签:小学综合实践课教案,综合实践课, 苏教版三年级第五册劳动与技术教案,http://www.dbk123.com
二、讨论制作拉花步骤 
1、究竟怎样做拉花呢?(出示团花和拉花的单张) 
制作团花和拉花有什么共同之处? 
(小组讨论。结论:先折叠,再设计图案,最后剪贴) 
2、那么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呢? 
(小组讨论。结论:拉花是好多张粘贴连接起来的) 
3、总结拉花制作过程:折叠---设计图案---剪---粘贴连接---串线。 
三、实践操作 
1、折叠。剪团花时我们学过折叠,下面就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折纸。(可以用十字格折叠,也可以用米字格折叠) 
2、设计纹样。你想设计一个怎样的纹样呢?大胆想象,怎样美观就怎样设计。(学生设计,暂时不用) 
3、教师巡视,找出设计中的典型问题,让学生分析可能带来的后果。 
4、有什么办法可以避免这些问题呢?(中心点留得适当,花纹可以用笔描得粗些,或者在剪口处用笔做记号) 
5、修改纹样,动手剪一个拉花单位。小组里比一比,看谁的拉花展开后最漂亮? 
6、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一组拉花。 
7、展示:各小组把制作好的拉花挂起来。采取自评和互评的方法,比一比,哪个小组做的拉花最漂亮,剪贴得最整齐。 
四、总结 
1、今天,我们教室真漂亮! 
2、我们用灵巧的双手、辛勤的劳动装扮了我们自己的教室。 
3、课后,有兴趣,我们再试试,一定越做越好 


第三课时  四角彩灯 
教学目的: 
1.让学生了解彩灯是我国民间传统的装饰工艺品,初步培养学生热爱我国民间艺术的思想感情。 
2.着重“剪”、“折”技法的训练,对山线、谷线的折叠方法有较高的要求。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难点: 
如何把弧形的“山线”、“谷线”折叠整齐,使之美观。 
教学过程: 
一、指导、连接 
指导学生观察制作步骤图,掌握制作方法:用彩线制作穗子——剪下材料——折叠山线、谷线——将穗子和彩灯各部分连接起来。 
二、重、难点讲解 
本课的重、难点在于如何把弧形的“山线”和“谷线”折叠整齐,使之美观。教师不必把方法直接教给学生,可以事先发给学生一张画有直线、弧线的纸,让学生联系怎样折叠“山线”“谷线”。练习中启发学生动脑筋,想办法,开始很可能折叠得不整齐,很快,他们会想出不少办法,最后让学生总结,用哪种方法最方便,效果最好。 
三、动手操作 
教师要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动手操作,在学生碰到困难的时候,教师不要急于帮助解决,可以试着把问题摆在全班学生面前,让大家共同想办法。这样,效果要比直接告诉学生答案好得多。 


第四单元 动物世界 
教学目的: 
1、  制作4件作品:狐狸和老鼠、牛、摇头公鸡、寄居蟹。在纸工制作的技法要求上,由剪、刻的训练延伸至粘贴与插接的技能训练,难度加大。 
2、再设计制作一件作品。学习自主进行一些简单的设计。 
  教学重点: 
着重划山线、谷线以及折叠技法的训练。自主进行简单的

www.dbk123.com 设计,尽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时间: 
5课时 
设计制作“动物世界” 
教学目的: 
制作4件作品:狐狸和老鼠、牛、摇头公鸡、寄居蟹。在纸工制作的技法要求上,由剪、刻的训练延伸至粘贴与插接的技能训练,难度加大。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好的动物造型作品及半成品各一份,剪刀、胶棒、小刀,实物投影仪。 
学生准备:制作材料06、07、08、09号,小刀或针、直尺、剪刀、胶棒、彩笔、卡纸。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以谈话为主,了解学生对动物的认知,尤其是对动物的形体特点能作简要说明,为后面进行创作做好铺垫。 
(二)制作材料06号 
1、观察制作材料,仔细观察制作符号,同桌说说每个符号的意思。 
2、学习材料上的制作符号及制作步骤,教师板书:剪——刻——折 
3、学生操作,小组互助。 
(三)制作材料07号 
1、出示成品,观察、思考:这头牛的制作主要分为几部分?在进行制作时需要注意什么? 
2、学生讨论、回答。 
3、教师示范,学生操作。 
(四)制作材料08号 
1、出示成品,激发学生的兴趣,观察,思考:为什么鸡头会动? 
2、小组讨论,回答。 
3、提示制作要点,引导学生自己按步骤图制作一只摇头公鸡。 
(五)制作材料09号 
1、出示寄居蟹的图片,介绍相关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提示制作要点,引导学生自己按步骤图制作一只寄居蟹。 
3、  启发学生尝试制作不同的海螺壳。 
(六)组合、讨论 
组合“动物世界”。讨论:这些可爱的“小动物”该生活在哪里呢?让我们用彩笔、卡纸为小动物设计营造一个美丽的家园,让它们在那里生活得更加快乐。 



再设计制作一件作品 
教学目的: 
1、  指导学生进行设计。 
2、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合作精神,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准备: 
师生一起准备:卡纸、剪刀、胶棒、小刀、彩笔、动物图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由前几节课的授课内容导入,激发学生主动要求制作的愿望。提出:“我们制作了一些可爱的动物造型,今天,饿哦们要来自己设计动物造型,还要比一比,赛一赛,看哪个小组做得好。” 
(二)制作指导 
1、提问:前几节课,我们都运用了哪些方法来制作动物造型的? 
2、指导学生会运用合适的方法制作不同类型的动物。 
适时用实物投影出示一些动物造型供学生参考、借鉴,降低操作难度,鼓励学生尽量自己动脑筋进行创作。同时,进行一些必要的技术指导。 
(三)合作创作。学生互相配合,设计创作。 
(四)评价作品 
自评与互评结合,渗透爱护环境、爱护动物等方面的教育。 
   
第五单元 纸编的乐趣 
教学目的: 
1、了解编织技法,运用编织基本技法开展纸编活动,制作完成几件有趣的纸编织品:编新疆辫,编织书签、纸篓,编拖鞋。 
2、通过简单的纸编织品的设计、制作以及对作品的评价活动,认识编织,学习编织,体会手工纸编的乐趣。 
教学重点: 
运用编织基本技法开展纸编活动,进行简单的自主设计,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教学时间: 
5课时。“学习纸编”4课时,“设计制作纸编物品”1课时。 
学习纸编 
教学目的: 
了解编织技法,运用编织基本技法开展纸编活动,制作完成几件有趣的纸编织品:编新疆辫,编织书签、纸篓,编拖鞋。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好的编织品及半成品各一份,剪刀、胶棒、小刀、纸条。 
学生准备:制作材料10、11、12、13号,小刀、直尺、剪刀、胶棒、纸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谈话了解学生对编织的认知,可以讲述编织的历史,所用的材料知识等。 
(二)制作材料09号 
1、剪下头部部件,裁纸条。 
2、编辫子 
3、粘贴,完成。 
(三)制作材料10号 
1、切刻 
2、穿编 
3、穿编 
4、贴牢背面 
5、调整编织条 
6、粘贴背板,系丝带、完成。 
(四)制作材料11号 
1、切割 

www.dbk123.com 2~~~4、穿编、粘贴 
5~~~7、折叠、粘贴到底板上 
7、粘贴手、脚,完成。 
(五)制作材料12号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苏教版三年级第五册劳动与技术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