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通过比较水多水少的活动,让学生经历“猜测、验证、测量”的探究过程,培养其自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比较活动中激发学生不断质疑、精益求精的科学探索精神。
3.引导学生感受到标准化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知道量筒就是一种标准化的测量工具,并了解量筒的特点,知道毫升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液体容量单位。
【教学重难点】
亲历量筒再发明、再创造的过程,感受标准化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教学用具】
学生:量筒(100ml)、一次性杯若干、玻璃杯若干、装有不同水量的水若干、实验记录表。
教师:一瓶可乐、一袋酸奶、茶杯、实验记录单总表、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大胆猜测
同学们,我们身边的物体分为几种?根据什么来分别?恭喜你!掌声!
我们每天都离不开水,今天大家带了多少水呢?谁带的多呢?
(前面摆放三个杯的水,大小和形状都不一样)
你们猜一猜:哪杯水多呢?为什么?
二、讨论方法,验证猜想
1.师:刚才同学们做了各种各样的猜测,你们的看法真多,你们是怎么猜的?用眼睛看准确吗?想不想知道你们的猜测准确不准确?
那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研究怎样比较水的多少!(板书:比较水的多少)
2.师:对待科学我们就要用认真的态度,那这几瓶水,到底哪瓶水多?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用什么方法能证明哪瓶水多?
讨论的时候把你们的证明方法写在本上。开始!
3.学生小组合作探究。
师:下面哪个小组先来汇报一下,说一说你们小组怎样证明哪瓶水最多?
你还有什么方法?还有不同的观点或想法?
方案1:倒入两个相同的杯子进行比较。(板书:倒入两个相同杯比较)
方案2:倒入一个杯中做记号。(板书:倒入一个杯中,做记号。)
方案3:倒入两个相同的杯中放在天平上,比重量。(板书:比重量)
方案4:拿一个与1号相同的杯,把2号杯中的水倒进去,进行比较。
(板书:拿一个相同杯比较)……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想了这么多好方法,那你认为哪一种方法比较简便呢?说说你的理由!
他们的这些方法准确不准确?我们现在就来交流一下!
如果你们小组的方法不完善,请把你们的方法再补充完整。
就用你们的方法来验证你们桌上的水吧。
三、用自制刻度线测量水的多少
师:刚才同学们运用了各种各样的方法来比较,都得出了“1号杯里的水比2号杯里的水多”这一结论。那你想不想知道多多少呢?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预设学生的方法:
方法1:用尺子量。师:为什么用尺子可以量出来?(尺子上有刻度)
学生实验,教师指导。
测量的结果 | |||
|
1号瓶中的水 |
2号瓶中的水 |
3号瓶中的水 |
水的多少 |
|
|
|
我们发现:1号瓶中的水比2号瓶中的水多 实验完毕,做好发言准备。相信我们组是最棒的! |
汇报交流。(选择的选取上述情况的测量结果)
师:现在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老师给你们相同编号杯中的水是一样多的,那么为什么各组测出的结果会出现不同呢?边观察边思考。
预设学生的回答:(1)画的刻度线不均匀;(2)画刻度线的起点不一样;(3)格子大小不一样;(4)测量时用的单位不一样(5)刻度线的起点不一样……
师小结:这样看来就要统一一个标准,需要一个专门的工具来帮助我们了。
四、用量筒测量水的多少
今天老师请了一位神奇的朋友。同学们,你们见过吗?
-叫(板书:量筒)大家认识一下,打个招呼吧!
1.观察量筒。
师:下面就请每个小组的材料员领一个量筒先观察一下,看看你们能观察到什么?
2.学生汇报。(板书:ml、毫升、刻度。)
3.出示课件,介绍量筒的特点。(采用卡通形式介绍)
4.比较自制量筒与标准量筒。
师:请你们比较一下量筒的刻度与你们自制量杯上的刻度有什么不一样?
5.出示课件,介绍量筒使用时要注意的地方。(动画介绍)
6.用量筒测量水的多少。
师:同学们想不想用量筒来量一量这三瓶水分别有多少毫升。下面就请你们拿出记录单二准备做记录。(生活动,教师指导。)
用量筒测量的结果 | |||
|
1号瓶中的水 |
2号瓶中的水 |
3号瓶中的 |
水量(毫升) |
|
|
|
我们发现:1号瓶中的水比2号瓶中的水多 |
7.汇报交流。
师:现在你们想不想知道1号杯和2号杯中的水各是多少吗?
展示测量结果不一样的小组记录单。
师:刚才我们用量筒测量的,你们看这几个小组测量的数据,为什么还有差别呢?
8.比较用自制量杯和量筒测量的结果。
用总表展示各小组两次测量的结果。师:刚才我们进行了两次测量,你们认为用什么测量比较精确呢?
五、联系生活,运用实践
1.猜一猜。(读数验证)
(1)猜酸奶的体积。
(2)猜一瓶纯净水的体积。
(3)猜一瓶可口可乐的体积。
2.解决生活问题。
(1)医学资料中告诉我们说,人每天喝水的量不能少于1500ml。你昨天喝了大约多少水,你喝的水量够不够医生的要求?怎样才知道?
(2)量一量你爸爸、妈妈喝水的杯能装多少水,了解他们每天喝水的量够不够1500ml?
人类离不开水,我们要节约用水,关爱身边的人,珍惜生命!
,“比较水的多少”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