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案,
《浮与沉》教学设计,http://www.dbk123.com
一.谈话导入:
师:有个小朋友想请你们帮他一个忙,你们愿意吗?(愿意)“一个小朋友在草地上踢球,不小心球掉进了旁边的深坑里,坑口又小又窄,人根本下不去,谁能想个办法,把球拿上来?”(生答)谢谢你们帮助了这个小朋友,你们真是一群有爱心的好孩子!
二.新授:
(一).观察物体的浮与沉
1.观察木块和石块
师: 老师这里有一个木块和一个石块,如果把他们放在盛有水的水槽中,会发生什么现象?(把木块和石块放在水中)你们看到了什么现象?(生答)
把木块放在水中,它会漂在水面上,这种现象叫做“浮”(板书:浮)。把石块放入水中,它会沉入水底,这种现象叫做“沉”(板书:沉)。浮和沉(板书:和)是在水中经常发生的现象。
2.观察物体的沉浮
师:在我们身边有各种各样的物体,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呢?老师给各小组准备了十种在学习生活中常见的物体。我们先来猜一猜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学生猜测并分类)动脑之后让我们动手验证一下,我们猜测的对不对,好吗?(生答)但是老师要告诉动手的同学对放入水中的物体,要轻拿轻放,防止水溅出,你们能作到吗?(生答)好,开始吧!(教师巡视)同学们做的很认真,结果和我们预测的一样吗?(生答)你们真是善于观察的孩子!我们把试验物品拿出来,放回小盒里。
3.总结物体沉浮的条件
根据试验你认为物体的沉浮可能和什么有关?我们来完成这样一个填空题(出示小黑板)如果物体大小相同的条件下,那么重的物体容易[沉下去],轻的物体容易[浮上来];如果物体轻重相同的条件下,那么物体大的容易[浮上来],小的容易[沉下去]。(生齐读)
(二).感知浮力
1.感知水对小瓶的浮力
(出示小瓶)在刚才的实验中,我们知道它是浮在水面上的,现在我们把小瓶放到水中,用手慢慢向水中压,你有什么感觉?(生实验并回答)物体在水中会受到水向上托的力,这就是水的浮力的作用。同学们再来试一试(生实验)。
2.感知提石头
那么,在水中下沉的物体是不是也会受到水的浮力呢?我们来猜测一下这兜里的石头在水中应该是变重还是变轻呢?(生答)让我们用实验来验证一下吧!(找同学试一试,没放在水中和放在水中的感觉。)同学们要注意安全,放入水中时,不要碰到桶底或桶壁。
我们谈谈自己的感受,放入水中的时候你是感觉重了还是轻了?(生答)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生答)对,在水中下沉的物体也受到浮力的作用。
(三).改变物体的浮沉状态
1.变浮为沉
还是我们刚才实验的小瓶,现在我们怎么能让它沉入水底?我们一起动手研究一下?(老师巡视,学生分组实验)(生总结)只要增加小瓶的重量,就可以使它在水中下沉。
2.变沉为浮
看,老师手中的是什么?(生答)通过实验我们知道,把它放在水中,它会怎么样?(生答)大家能不能开动一下脑子,让橡皮泥浮起来呢?(小组讨论、实验)(汇报交流实验结果,学生边汇报边演示)。[游戏:比赛谁做的小船装的东西多]
三.拓展题
米里有很多稻壳,怎样尽快把米和稻壳分开?为什么?(生答)希望大家在平常生活中多注意观察物体在水中的浮沉情况,用它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你们说好吗?(生答)
四.总结
1.预习作业:查阅资料,了解打捞沉船的方法。
2.今天我们就研究到这里,我觉得今天每一个同学都是小小科学家,下节课我们继续争当小小科学家好不好?(生答)让我们下周继续相约在科学的殿堂,好,下课!
板书设计:
浮:(小瓶、乒乓球、铅笔、泡沫、木块)
和
沉:(铁、橡皮、回形针、大头针、橡皮泥,《浮与沉》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