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贝壳儿童学习网小学教育网小学科学小学科学教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案第三单元 植物的生活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案第三单元 植物的生活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案第三单元 植物的生活

04-03 17:30:05  浏览次数:112次  栏目:小学科学教案
标签: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案,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案第三单元 植物的生活,http://www.dbk123.com
    师:植物的根除了固定这个作用,还有其它作用吗?它有没有吸收水分和养分的作用?我们来做一个实验。
   三、设计实验、验证猜想
    活动一:引导学生设计“根有吸收水分和养分的作用”的实验
    师:课前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各种实验用品,现在同学们各小组先讨论一下,这个实验该怎么做,讨论出一个最佳方案后,再进行实验。(各小组均有一棵生命旺盛的植物幼苗、小量筒、盛有水的水槽、棉花、橡皮泥、植物油、胶头滴管等。)
    小组讨论并实验(教师巡回指导,适时点拔。)
    师:各小组汇报一下,你们的实验方法。
    小组找代表汇报。
    师:为什么要用橡皮泥封起来?
   (不封起来,筒内的水会蒸发,水也会减少。)
    教师适当点播:1、可用橡皮泥封起来。2、也可用两个量筒,一个量筒里放植物,另一个量筒里不放植物,让它们的水面相平,然后看看一段时间后水面是不是相平。3、也可把这棵植物放在量筒里,倒进一些水并在水面处作一记号,然后又滴上一层植物油,最后用棉花把植物固定住,再来观察水面的情况。)
    短时间内还看不出水位的变化,那就先把你们的装置放在向阳处,过一段时间再来看结果。
    生把实验装置放在室内向阳处。(也可以放在室外,视情况而定。)
    活动二:引导学生观察根
    师:课前同学们观察了很多植物的根,发现了不少根的秘密,现在,我们借助一些工具,再来更细致的观察一些植物的根,看谁还能发现根的其他秘密。
    师介绍桌上的材料,提示学生作好观察记录。
    生借助工具对各种植物的根进行细致的观察。(教师巡回指导)
   (准备的植物有:葱、狗尾草、香菜、大豆、水草、野蒿等多种。培养皿里有:绿豆或豌豆的幼根。工具有:放大镜、直尺、镊子等。)
    汇报观察结果
   (发现不同植物的根形状不一样,但数量都很多。有的根还特别嫩,小根尖端有白色的绒毛。)
    师:刚才同学们非常细致地观察了几种植物的根,发现它们的根都很多,事实上,植物的根还远不止这些,我们在挖取植物时,把很多小根都留在了土壤里,那么,一棵植物的根到底有多少呢

www.dbk123.com ?
    投影资料卡,师进行简介。
    师:这么多的根对植物体有什么意义呢?
     1、可以使植物更牢固的生长在地上。
     2、植物就会有很强的生命力。
     3、就能吸收更多的水分、养分……
师:根到底能不能吸收水分和养分呢?(生想起刚才的实验)去看看你们的实验吧!
    生汇报实验结果:
    实验发现水位下降了一点儿,说明根确实能吸收水分。师进一步讲解:根主要是靠根毛伸进土壤吸收水分。根在吸收水分的同时,把溶解在水中的养分也吸收了。师并板书:根有吸收水分和养分的作用
    师:通过刚才的研究发现,植物的根对植物体来说作用可真不小!
   四、自由活动
    师:植物的根还有其他用途吗?(投影:几种植物的根:甜菜、萝卜、胡萝卜、地瓜、人参等)
    谁能根据图中植物的根,说一说它们的用途?
    (1、甜菜、萝卜、胡萝卜、地瓜都能吃。
      2、人参可以做药材。
      3、地瓜能做淀粉。
      4、甜菜能加工糖。……)
    师:这节课你的收获多不多呢?(在课本“我的收获”栏里标出)
   五、拓展活动
    师:各小组把刚才根吸收水的实验装置放在一起,比一比,你能发现水位的变化有什么不同吗?
    生将装置放在一起观察,发现水位下降的幅度不同。
    师:水位下降幅度不同,说明什么?
   (1、说明根吸收水的多少不同。2、说明不密封的量筒里的水也在蒸发。)
    师:根吸收水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课下同学们继续研究。看谁最先找到答案。

10 、植物的叶(一)
教学目的:
1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知道叶有蒸腾作用。
2 、使学生了解叶的蒸腾作用在植物的生活中的意义。
3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叶的蒸腾现象、气孔形态等。
教学准备:
1 、课前,找一盆植物,浇足水,用透明塑料袋把这株植物的枝叶罩起来,把袋口扎紧,置于向阳处。
2 、分组实验材料:盆栽植物一株、透明塑料袋、水;蚕豆、青菜、洋葱、萝卜、天竺葵或马铃薯的叶片任选几片;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吸管、碘酒。
3 、关于蒸腾作用的示意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体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植物的根,了解了根的作用。那么植物的叶有什么作用呢?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师板书:植物的叶(一)
二、学习新课
1 、指导学生认识“叶有蒸腾作用”
(1) 推想植物有散发水分的作用。
①出示两幅挂图或幻灯片:一幅是一位小孩在沙漠中走,另一幅是一位小孩在树林里跑步。
②提问:人在沙漠中和在树林里,会有什么不同的感觉呢 ?
③提问:为什么树林里的空气比较湿润,沙漠里的空气比较干燥 ?
(2) 指导学生观察“植物能蒸腾水分”的实验。
①出示课前准备好的“用塑料袋罩住枝叶并将袋口用绳捆住的盆栽植物”的实验装置。
②观察:你们看,在这棵植物外面的塑料袋内壁上有什么 ?
( 学生观察后回答:塑料袋内壁出现了许多小水珠。 )
(3) 启发学生思考:这些小水珠是怎样形成的 ? 如果这些小水珠是由水蒸气凝结的,那么这些水蒸气是从哪里来的 ? 由此可以想象植物体内可能有什么样的构造 ?
学生讨论回答:植物能排出水分;根据人从汗孔排出水分推想,植物可能有像人的汗孔那样的小孔。
(4) 指导学生观察植物叶片上的气孔的形态。
①演示:撕下一片蚕豆叶的下表皮,贴在载玻片上染色后,放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 ( 除蚕豆叶外,还可用青菜、洋葱、萝卜、天竺葵、马铃薯的叶,这些植物的叶片上很容易找到气孔。 )
②讲述:课前,我在各组的显微镜上都装好了像老师这台显微镜上一样的蚕豆叶的切片。下面,大家通过显微镜观察:蚕豆叶面是什么样的 ? 叶面上有什么 ?
③分组观察,观察后汇报。
④出示“叶片下表皮气孔”的挂图或幻灯片。
⑤讲述:在叶的下表面,有很多小孔,小孔两边是两个半月形的。这些小孔叫做“气孔”。
⑥观察:对照挂图上气孔的形态,在显微镜下再观察、辨认。
(5) 指导学生认识“叶的蒸腾作用”的含义。
讲解:
通过推想,我们认为植物可能有散失水分的作用。在植物体上可能有散失水分的小孔;通过实际观察,我们在叶的表面确实找到了一些小孔。
根吸收的水分运到植物体内,有的被植物体自己用了,有的则在受热的条件下变成水蒸气飞散到体外去了。这些水蒸气正是从叶表面的气孔跑出去的。
植物体内的水分受热变成水蒸气,从气孔跑出去,腾飞到空中。叶的这种作用叫做蒸腾作用。 ( 板书:叶有蒸腾作用)
2 .指导学生认识叶的蒸腾作用的意义
(1) 讨论:“叶的蒸腾作用”对植物的生活、对自然界有什么意义 ?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案第三单元 植物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