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内容
本课的内容“分数的再认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分数》的第一课时。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过“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再认识分数的意义。
学生在三年级初步认识了分数,“分数的再认识”很明确的告诉我们这里学习的分数知识与原来学习的分数知识是有区别的:一是在具体的情景中体会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二是结合具体的情景进一步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教材呈现了“拿铅笔”、“说一说”、“画一画”等活动,让学生展开交流,进一步加深对分数的认识。
3、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认识分数,发展学生的数感,理解分数的意义。
(2)、结合具体的情境,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感受分数的相对性。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4、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整体“ 1”,体会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相同。
二、说学情
本节课学习"分数的再认识",关注的焦点是"再".既是"再认识",必定不陌生,三年级的"分一分(一)"、"分一分(二)",两课时的学习中,学生体验了分数产生的过程,初步理解了分数的意义;也初步感知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能初步运用分数表示一些事物,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那么这节课再认识什么呢,研读教材和教参,对照课程标准,不难得出,本节课应突出两点:一、进一步认识分数,感知整体"1"的内涵;二、进一步理解"整体"与 "部分"的关系,感知分数的相对性。
三、说教法学法
1、说教法
为了使教学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结合本节课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发展,教学时,我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尝试教学法,活动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法,观察、操作等方法,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分数,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感受分数的相对性。
2、说学法
在合理选择教法的同时,我也注重学生学法的指导,让学生动手操作,体验过程,自主思考,总结规律,自我反思。使学生真正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感悟数学学习的价值,体验数学学习的快乐。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我用唐僧师徒分饼的故事创设情境,设置问题,激发认知冲突,提示课题。
问题一:你能用分数表示出糖饼和油饼各占饼总数的几分之几?
问题二:怎样用分数来表示徒弟们得到的这张油饼呢?
(二)、实践操作,探究新知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依据课本提供的情境图,我设计了以下三个富有情趣的活动,通过孩子们的猜想验证,经历数学探究过程。
活动一:拿铅笔
(1)设计了“拿铅笔”的比赛活动,提出问题。
问题一:请各组代表分别拿出每盒铅笔总枝数的1/2。大家想一想应该怎么拿?
问题二:针对比赛结果提出问题:你发现了什么现象?想提出什么问题呢?
(2)再让学生猜想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形成猜想,进而验证猜想。
(3)小结: 原来是盒子里铅笔总数量不同造成的!由于分数所对应的整体不同(也就是铅笔的总枝数不一样多),所以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一样多。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经历“猜测—讨论—初步得出结论—验证—总结归纳”的一个体验数学过程,从中体会到“整体”不同造成相同分数即“部分”表示的多少不同,以加深学生对分数的进一步认识。
活动二:说一说
(1)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问题一:淘淘和笑笑分别给同学们带来了两本书,淘淘和笑笑都说自己看了这本书的1/3,猜猜看,他们看的一样多吗?
问题二:再课件出示下幅图:现在你觉得谁看的多呢?为什么?
(2)交流结果,自评,互评。
活动三:画一画
(1) 出示问题:这个正方形是老师这幅图案的1/4,那你能猜测出老师这幅完整的图案吗?
(2) 学生试着画一画,画完后展示交流自己的作品。
【设计意图】: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这样的学习活动,既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分数的理解,又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通过作品的展示,让学生学会自我欣赏和互相欣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三)实践应用,巩固新知
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阶段。我利用层层深入的巩固练习,引导学生对分数进行充分的再认识。
1、填一填:用分数表示各图中涂色部分。
【设计意图】:本题用不同的图形表示整体“1”,涂色部分所表示的分数也各不相同,通过不同的形式,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分数的认识。
2、涂一涂:在图中用颜色表示对应分数。
4、辩一辩:
教学时,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必要时可以举例说明。
【设计意图】:这样,引入现实情境,实现生活经验数学化。结合捐零花钱的实践问题,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分数的相对性。
(四)、拓展延伸,了解数史
课件展示分数产生的历史过程。
【设计意图】:高年级学生已具备更好的理解基础和能力,在教学中穿插数学史,使学生学得更有趣味,对内容的理解更加系统。并使学生感受分数产生的历程和相应的思想方法。
(五)、总结反思,深化认识
【设计意图】:通过这个环节,来及时反馈本课的教学效果,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整体“1”,体会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相同。
五、说板书设计
总枝数
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
【设计意图】:我用了这种较为简洁的板书设计,既突出了本课的重点,又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影响。
,<<分数的再认识>>的说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