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贝壳儿童学习网小学教育网小学语文小学语文试卷五年级语文试卷S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归类总复习
S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归类总复习

S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归类总复习

03-29 23:19:28  浏览次数:154次  栏目:五年级语文试卷
标签:小学五年级语文试卷,五年级语文试卷分析, S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归类总复习,http://www.dbk123.com
2).除了神鸟,课文还写了哪些人物、动物?你对他们有什么样的看法?文章表达了人们怎样的心愿?
答:除了神鸟,文章还写了猎人、妇女、阿尔拜、依尔特戈尔可汗四个人物,有猎狗、猫、乌鸦三种动物。其中猎人、妇女、阿尔拜都是善良的人,故事中的他们错杀了忠实猎狗、尽职猫、勇于救人的乌鸦,伤害了忠良,但他们不是本质上的坏人,而是好人犯错误;而依尔特戈尔可汗也是善良的。至于文中的三个动物猎狗是忠实的,猫是尽职的,乌鸦是用于救人的。文章表达了人们要知道处理事情要经过仔细调查,弄清事情的真相,否则会伤害无辜,伤害忠良。
3).读句子,体会带点词语的作用。,再用“既……也……”写一句话.
您带着我走的时候,既不准唉声叹气,也不许闷头不语。
(既……也……,表示两种情况同样并行。属于递进关系的关联词。)
练习区别“既……也…….”和“既…….又…….”的用法。
(1)这可棵老槐树(  )高大(  )粗壮。
(2)要完成这项任务(  )要有周密的计划,(   )要有切实的措施。
(3)这个机器人(   )可以招待客人,(   )可以和人谈话。
(4)用“既……也……”写一句话。
2.格萨尔王的故事
主要内容
本文选自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说的是格萨尔王名叫觉如,是藏族传说中的神灵和英雄。他按天神的旨意从岭部落来到玉隆,消灭恶魔,杀死强盗,使那里的商人生意兴隆。有一年,觉如答应遭受灾难的岭部落迁移到玉隆,是部落百姓在那里开始了新的生活。觉如也成了他们的领袖。这个故事展现出藏族人民心目中一位为民除害、造福百姓的英雄形象。
3.词语解释:
驰骋---驰,跑得快。骋,跑。奔驰。
饥馑---饥荒的意思。
领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中领主所占有的土地。
4.课后练习:
(2).读读嘉察的唱词,说说他唱“野牛”、“母虎”是想说明什么?
答:嘉察唱的“野牛”“母虎”是想说明凶猛的动物都不伤害自己的幼儿,顾念亲情,那么人呢?应该比动物更重视亲情,不做伤害亲人的事。
(3).读下面描写琴声的一段话,,结合课文内容,说说这段话的每一种琴声分别描述了故事的哪个情节?
琴声一开始雄浑激昂,如同英雄视死如归,要上战场:一会儿低回婉转,像是在诉说危机的到来,战斗即将爆发;一会儿音韵铿锵,好像宣告战斗已经爆发;一会儿有如泣如诉,好像在诉说一个悲剧的结局和人们对英雄的依恋和怀念…….
   答:这段话这几种琴声依次描述的故事中的情节是:(1)王子冬不拉见父亲因除不掉瞎熊心急如焚,一筹莫展,他自告奋勇去对付瞎熊。(2)王子来到瞎熊出没的地方安置好捕兽夹,却被瞎熊破坏掉了。(3)王子两箭射中了瞎熊后,与瞎熊搏斗。(4)王子与瞎熊同归于尽,人们找到了王子的尸体,将他安葬在向阳的山坡上。
3.冬不拉
主要内容:
 课文是哈萨克族民间故事。讲的是关于哈萨克族一种叫“冬不拉”的民间乐器名字的来历的动人故事。这个故事表达了人们鲜明的爱恨和对勇敢、善良、勇于牺牲的品德的赞美。
3.课后练习:
(1).背诵15、16自然段。
(3).查字典,说说成语的意思
坐卧不宁---坐也不是,卧也不是。形容十分难受、忧虑、心烦的样子。
冥思苦想----苦苦地想,深深地思索。
视死如归----把死看着像回家一样,形容不怕死。视,看待;归,回去。
如泣如诉----好像在哭泣,又好像在诉说。形容声音凄切、悲苦。
一筹莫展---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来,一点办法也想不出来。筹,计策,办法。展,施展。
自告奋勇—形容自己请求担任某项艰巨的任务。告,表明;奋勇,鼓起勇气。
凄凉—凄惨。
4.火把节
主要内容:
  课文描写了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和彝家火把节的来历,展现了彝族特有的民族风情和彝族人民勇敢战胜恶势力,战

www.dbk123.com 胜灾难的勇敢坚强、不屈不挠的品质。
3.句意:
来吧,到我们大凉山来吧.……
(1.四次出现把全文串连起来,向我们展示了激情四溢的彝族火把节这一盛典,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彝族的民族风情,更感受到了彝族人民勇敢、热情豪放、热爱生活的特点。2.开头结尾两句似乎对即将到来的客人发出盛情的邀请,表达了彝家人过节的欢快心情和热情邀请客人参加自己民族盛大节日的那种自豪、很有感染力。3.在第二第三部分起始,分别也用上了这句话,这种句式的反复出现,一方面加强了上述情感的表达,另一方面,句子稍加变化,作为重点,点明了二、三部分的主要内容。)
4.词语解释:
嫉妒—对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逼自己好的人心怀怨恨。
激情四溢---指充满流露着强烈、激动的感情。
兴高采烈---兴致高,情绪热烈。
人声鼎沸---人群发出的声音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形容人声嘈杂喧闹。
数不胜数---数也数不过来,形容很多。
不屈不挠---比喻恶势力面前不屈服,表现十分顽强。
5.课后练习
(2).课文描写人火把节的哪几个场面?你喜欢哪一个?
答:课文描写了“太阳还没爬上山头”,人们就打扫房子,穿上盛装,准备节日饭菜;“日上三竿”,举行斗牛,摔跤活动;“夜幕降临”人们点燃火把奔向田野,燃起篝火歌舞狂欢。我喜欢…..
(3).你从火把节的传说想到了什么?
答:从火把节的传说中我想到了大量的民间故事,大多数鬼神都是恶势力的象征,而人民以及他们拥戴的英雄都是代表了勇敢、正义、善良。英雄战胜恶魔,正义战胜邪恶,则是人民群众共同的理想。这个火把节的传说正式表达了这种思想感情。
5.刘三姐
主要内容:
本文写的是聪明伶俐的壮族姑娘刘三姐有一副美妙的歌喉,她用山歌做武器与土豪劣绅作斗争,深受乡亲们的爱戴。歌颂了刘三姐勇敢、正直的人品,同时反映了人民群众爱憎分明和机智勇敢的品质。
3.词语解释:
嫉恶如仇---恨坏人坏事就像痛恨仇敌一样。疾,恨;恶,犯罪的事、极坏的行为。
仗义执言—为了正义说公道话。
恼羞成怒---由于羞愧和恼恨而发怒。恼,烦闷。
幸灾乐祸—别人遭到灾祸时自己心里高兴。
气急败坏—上气不接下气,狼狈不堪,形容十分慌张和恼怒。
狼狈不堪---形容困苦或受窘的样子。
如坐针毡----像坐在扎着针的毡子上。形容心神非常不安。
丧魂落魄---形容非常恐惧的样子。
扬眉吐气---形容被压抑的心情得到舒展而快活如意。
面红耳赤—形容因急躁、害羞等脸上发红的样子。
4.课后练习:
1.为什么土豪劣绅听了刘三姐的歌声如坐针毡,丧魂落魄,乡亲们听了却扬眉吐气,拍手称快?
答:因为刘三姐用歌声仗义执言,揭露土豪劣绅倚仗自己的势力欺压百姓的恶霸行经,所以使他们的阴谋屡屡不能得逞。因而土豪劣绅听了如坐针毡,丧魂落魄;又因为刘三姐嫉恶如仇,并且为乡亲们主持正义,说公道话,她的歌声尝到了老百姓的心窝里。所以,乡亲们听了却扬眉吐气,拍手称快。
6猫
主要内容:
本文记叙了猫的古怪性格,并写了满月小猫的可爱,抒发了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四、学习链接
老舍(1899-1966),我国现当代著名的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龙须沟》。
五、词语解释
古怪—本课指猫的性格特别,难以捉摸。
任凭---不论、无论。
尽职---认真负责地做好本职工作。
无忧无虑---没有忧愁和担心。
生机勃勃---形容富有朝气,充满活力。
六、课后练习
3.读下面的句子,联系上下文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1)说他老实吧,它有时的确很乖。(作者好像在夸一个心爱的孩子,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2)可是,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响动,又是多么尽职。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通过描写,体会猫是多么有毅力,有耐心,有决心!此时,猫多像一位对本职工作认真负责的人啊!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3)一玩儿起来,它不知要摔多少跟头,但是跌倒了马上起来,再跑再跌。它的头撞在门上,桌腿上,撞疼了也不哭。(作者已经把猫当成小孩子了,特别疼爱它。)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S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归类总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