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贝壳儿童学习网小学教育网小学科学小学科学教案青岛版小学科学课标教材介绍
青岛版小学科学课标教材介绍

青岛版小学科学课标教材介绍

04-03 18:34:21  浏览次数:165次  栏目:小学科学教案
标签: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案, 青岛版小学科学课标教材介绍,http://www.dbk123.com
 六、学生能够自主使用,教材更具启发性和指导性
本套教材努力落实“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基本理念,追求把教材的表现主体和使用主体都落脚在学生身上,使教材成为“学材”,即学生能够自主使用的教科书。内容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学习活动以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为核心,表达以营造探究、实践、创新、合作、交流的氛围为特色。教材的插图和语言设计生动、活泼、灵活、富有童趣、人情味和感染力,以学生小伙伴的角色和口气,启发、引领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和方法,领悟科学的本质。教材将伴随小学生度过美好、快乐的童年,成为他们终生难忘的“学习伙伴”。
本套教材创造性地落实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要求,落实《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构筑了自己的风格和特色。其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以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以小学生生活经验的发展为主要线索,以引领他们亲历科学探究为核心,以目标弹性化、内容综合化、过程活动化、评价多元化为基本特征的开放性、发展性教材。”教材努力追求使小学生的童年生活充满好奇和情趣,成为他们童年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真诚“伙伴”,对他们的终身健康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而令他们终生受益的科学教科书。
七、模块化结构,教材更具整体性、结构性和操作性
本套教材的教学活动以小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切入点”和“生长基”展开。基本线索是学生在生活经验中发现和提出问题,然后对问题进行探究,在获得问题的解决后进行相关的自由创新设计活动,再进行总结与评价,最后将活动延伸到生活中,开展实践性、创新性活动,根据新的经验发现新的问题,进行新的探究。这一结构是“源于生活,回归生活,具有整体性和开放性的结构”。为了体现这种结构,教材设计了“活动准备”、“活动过程”、“自由活动”和“拓展活动”等四个模块。
活动准备  是课前学生根据本课的问题和研究内容自己进行有关准备的一个活动过程,内容以准备活动材料和相关背景资料为主,同时也进行方法、心理等准备,是一个课内探究的“热身运动”,具有综合的教育功能。
活动过程  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中心环节,主要是引领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将完成本节课教和学的基本内容。教学时间一般占30~35分钟。
自由活动  是在课堂上给学生一个完全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进行与教学基本内容相关的自由设计和创新实践活动,以制作、设计、小发明、小创造、展览、评价等为主要活动方式,目的是更有力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评价主要是通过学生自评和互评,对本课的学习活动情况和收获做出总结和评价。自由活动时间一般为5~10分钟。
拓展活动,是将本课的探究活动拓展延伸到课外,指导学生在课外继续进行更加深入的自主探究和实践创新活动,以观察、实验、制作、调查、访问、考察、种植、养殖、科普宣传、公益活动等形式为主,并尝试把学到的科学知识、科学技术、科学方法应用于社会和生活。
这样的模块化结构使课前、课中、课后的学习活动融为整体,并易于教师和学生把握,特别易于学生自主把握,因此具有较强的操作性。
八、科学、技术与社会有机结合,教材更具人文性
教材在内容选择、活动设计等方面都努力引导儿童关注包括人类自身在内的生命群体的生存与发展,关注自然环境的变化、关注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对人、社会及环境的影响,使他们学会把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尝试用学

www.dbk123.com 到的科学知识与技能去分析解决自然环境中的问题、社会生活中的问题,从而把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教材更具人文性。例如:《水是生命之源》、《纳米技术》、《铁从哪里来》等课的设计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特点

上一页  [1] [2] 

,青岛版小学科学课标教材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