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分析:
生命世界是儿童怀有浓厚兴趣的神奇世界,许多小动物都是他们儿时童话
故事中的主人公,同时,生活中他们具有丰富的与动物嬉戏交流的经验。学生天生喜爱小动物,非常乐意探究动物的秘密。本课使学生初步接触动物分类知识、丰富有关动物的知识,培养热爱小动物,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感和科学探究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
1、能用各种感官直接感知周围常见动物。
2、能提出与动物相关的问题;意识到人与动物要和谐相处。
3、知道生活中常见动物的名称和特点,认识到周围的动物是多种多样的;初步学习用不同标准对动物进行分类。
三、教学准备:
各种小动物的图片。
自制小动物的课件。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生活中常见动物的名称和特点,认识到周围的动物是多种多样的;初步学习用不同标准对动物进行分类。
难点:知道生活中常见动物的名称和特点,认识到周围的动物是多种多样的;初步学习用不同标准对动物进行分类。
五、教学课时:
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课前通过观察动物,你们有什么发现?
学生踊跃发言。
教师小结:大家说得很好,但课前观察还不够仔细,大家想不想直接与周围常见动物面对面,研究动物的秘密?
(二)学习新课:
1、观察动物:
现在我们一起来观察带来的小动物,看有什么发现?
学生分组观察、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汇报观察结果。
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着了不起!下面我们来交流一下课前收集到的动物图片、文字资料以及观察记录。
小组内交流。
小组汇报。
同学们,通过观察,我们探索出了很多研究动物的好方法。
2、给动物分类。
同学们知道了那么多动物,从天空、海洋到陆地动物无所不有,为了更好地认识她们,我们来给动物分类。
学生分类。
3、提出问题:
教师谈话:每个动物身上都有许多秘密,比如壁虎为什么能在墙上爬?猫的胡子有什么作用?蚂蚁是怎样认路的?你还想知道有关动物的哪些秘密?看谁能从不同角度提出来,并进行大胆猜想。
学生猜想。
教师:有位科学家曾经指出: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我们平时要多观察、多研究,多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现在能解决更好,现在解决不了,可以放到课下甚至将来解决。
4、自由活动。
(出示人类保护动物和伤害动物的画面)
谁能说说动物和人类有怎样的关系?
小组讨论。
教师鼓励学生从多个方面进行回答,如,不伤害小动物、不乱捕动物、不掏鸟蛋、看到受伤的小动物要给它治伤并放归大自然等。
汇报交流。
教师总结:老师发现大家特别关爱动物生命,关心动物的生活环境,关注与动物保护有关的社会问题。希望大家从自我做起,做保护动物伙伴的宣传者和保护者。
5、课堂评价:
同学们,在这一课的学习中,你的兴趣怎么样?提的问题怎么样?学习的收获怎么样?让我们来评价一下。
6、作业布置:
这节课,我们研究动物的兴趣很浓,提出了很多有趣的问题,收获也很大,课下你还想怎样研究动物?
七、板书设计:
2、我们周围的动物
分类
八、课后札记:
,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第二课 我们周围的动物(2)》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