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这时,一辆小汽车由左边的方向驶来)不好,有车!
甲:(看看右边)没事!走!
乙:(跟在甲后面)这时,一辆车朝乙飞驶而来……(乙倒在血泊里)
甲:(不去管乙,跟汽车司机吵了起来)你怎么开车的,没有眼睛啊!
小汽车司机:谁让你横穿马路的……(甲和小汽车司机一直在吵)
过了一会,甲和小汽车司机才想起乙,他俩才去扶乙,但已经晚了,这时,旁观者报警:喂,110吗?这里出了一起车祸,快过来!(说完帮着甲去扶乙)
(1答:甲和乙过马路时,不能先看右边,而应该先看左边,再看右边。2答:发生车祸以后,当事人应该先拨打110报警电话和120急救电话。应该先是救人要紧。3答:小汽车司机在拨打110电话时,他没有陈述清楚出事地点。应该说清楚事故发生的详细地点。)
合:当我们迎着旭日走进学校,披着晚霞回到父母身旁,当我们乘上汽车行驶在现代化的立交桥上,请一定不要忘记交通法规,我们的生命之友。男B:涌入人潮,驶入车流,涌向繁华的世界。
女A:你可安全,你可无恙,你可有幸福的保障?
男B:让我告诉你……
女A:让我告诉他……
合:我们都有团圆的家。
男B:走在路上……
女A:驶向远方……
合:愿交通安全之神永远伴随在你我的身旁!
男B:“我们除了要认真学习交通法则,还要有强烈的安全意识,还要有自我保护意识和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女A:我们小朋友应该注意安全,从小学会自我保护。下面请大家听“安全警句”
安全警句朗读:(每两组一句)(课件出示)
(1)小学生,上学校,走路要走人行道,过马路别乱跑,十字路口看信号。
(2)上下楼梯不拥挤,集体活动守纪律。
(3)家用电器和煤气,使用时要注意,阅读说明再开启。
(4)发生火灾不要慌,快叫大人来帮忙。
(5)放学回家快快走,回家晚了爸妈愁。
(6)遇上骗子多琢磨,抓住机会赶快溜。
(7)一人在家关好门,与人说话要谨慎。发现坏人来撬门,赶快拨打110。
女A:这节课,我们了解了交通安全知识,此时,你还想提醒同学们了解哪些安全常识呢?
生:当你遇到火情时,应该马上打“119”报警电话。
生:一旦发生火灾,我们小学生年龄小,不具备救火的能力,我们的主要做法应该是呼喊大人或打电话“
119”。 (出示119)
生:匪警和急救电话呢 “110”、“ 120”(出示110和120)
生:电的本领也很大,但是,他的脾气也很大。谁要是随便碰他,就会触电,会有生命危险。小朋友,千万别乱碰他呀!
女A:我们在家里,必须注意哪些电器的安全常识呢?
生:手不能碰转动的电扇叶。
生:电热毯使用要求:不宜超过八到十小时。不能碰到水。否则,容易触电。
生:微波炉使用安全要求:炉内不能使用金属容器,否则,引起炉内放电打火。
生:电冰箱使用要求:不能把瓶装啤酒、饮料放入冷冻室,以防冻裂。
生:电熨斗使用要求:手不能直接接触底部,容易烫伤。也不可常时间放在衣服上,烫坏衣服。
www.dbk123.com >女A::同学们的知识真丰富。安全用电的同时,当我们独自在家的时候,安全知识也不能少。
生:独自在家时,生人敲门别理他,是熟人敲门还要多答答话,刚才A剧中的小朋友就吃了这个亏。
女A:公元20xx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的里氏8.0级大地震不就是血的教训吗?其中四川安县桑枣中学叶志平校长每学期要在全校组织一次紧急疏散演习,师生震后1分36秒成功疏散,无一伤亡,,创造的奇迹,这不是告诉我们安全要警钟长鸣吗?
男B:灾难之中,有爱相伴;悲伤之中,感动常存。让我们沉痛悼念汶川地震中的遇难同胞,让我们祝福灾区的同胞,以及所有日夜奋战的人们,全体起立,默哀一分钟。
生:默哀。
女A:在这次地震中,虽然有许多让我们感动的人和事,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灾难不可避免,但我们可以做到预防,做到了解,将损失降到最低。
此时,你想对灾区的小朋友和在座的同学们说什么?。
生:只要我们人人都向灾区献上一份爱,你们也一定能早日重返校园。
生:你们的痛苦就是我们的痛苦。我决定把我的零花钱捐给灾区小朋友。
生:在他们最艰难的时候和他们成为手拉手的好朋友;
生:坐在舒适、明亮的教室,我想灾区的小朋友一定面临着学习和生活的困难,我们应该珍惜时间,努力学习。
生:我坚信众志成城,大爱无疆,多难兴邦,人定胜天,一切都会过去,相信阳光总在风雨后,灾区的明天会更好!
男B:让我们警钟长鸣,一生平安!共同唱响安全之歌——《祝你平安》,
女A:我们是21世纪的主人,
男B: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女A:我们在党的温暖阳光下成长,
男B:在老师的悉心辅导下一天天成熟。
女A::安全知识人人讲,安全家园个个赞。
男B:安全知识时时记,注意安全处处提。
合:愿同学们乘上安全之舟,扬起生命之帆,在知识的海洋里乘风破浪。
女A:最后,让我们齐声高呼:珍爱生命,平安出行!(合)
(二)总结
辅导员讲话
女:谢谢老师,老师的话我们不会忘记。我们会自觉遵守交通法规。
乙:放心吧,老师,我们会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珍爱我们的生命。
女A:三年五班 “珍爱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