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痛病也发生在日本。在日本富山县,当地(de)居民同饮一条叫作神通川河的(de)水,并用河水灌溉两岸的(de)庄稼。后来日本三井金属矿业公司在该河上游修建了一座炼锌厂。炼锌厂排放的(de)废水中含有大量的(de)镉,整条河都被炼锌厂的(de)含镉污水污染了,河水、稻米、鱼虾中富集大量的(de)镉,然后又通过食物链,使这些镉进入人体富集下来,使当地(de)的(de)人们得(de)了一种奇怪的(de)骨痛病(又称痛痛病)。镉进入人体,使人体骨胳中的(de)钙大量流失,使病人骨质疏松、骨胳萎缩、关节疼痛。曾有一个患者,打了一个喷嚏,竟使全身多处发生骨折。另一患者最后全身骨折达73处,身长为此缩短了30厘米,病态十分凄惨。痛痛病在当地(de)流行20多年,造成200多人死亡。
10、噪声污染
噪声指人们不(bù)需要的(de)声音,不(bù)论什么声音,只要令人生厌,对人们的(de)生活形成干扰,就都被称为噪声。工厂里机器的(de)轰鸣,道路上汽车的(de)喇叭声,人群的(de)喧闹等,都是令人头痛的(de)噪声。有时节奏强烈的(de)摇滚音、迪斯科等也会成为噪声,影响到人的(de)生活及健康。
强烈的(de)噪声会引起听觉器官的(de)损伤,如果是长期在机器轰鸣的(de)厂房工作的(de)人员,其听力往往不(bù)及一般人。噪声还会严重干扰人的(de)中枢神经,使人神经衰弱、消化不(bù)良,甚至恶心、头痛。噪声对于人的(de)正常生活工作也有很大影响,它(tā)会使人失眠,没有食欲,产生烦恼等不(bù)愉快的(de)情绪。科学家还发现,长期受噪声刺激还会削弱人的(de)免疫系统的(de)功能,使恶性肿瘤的(de)发生率不(bù)断提高。
11、可持续发展的(de)概念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wǒ)们共同的(de)未来》报告中,对可持续发展作了明确的(de)定义:可持续发展是这样的(de)发展,它(tā)既满足当代人的(de)需求,又不(bù)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de)能力。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综合的(de)概念,其丰富的(de)内涵概括起来有三点: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和(hé)社会持续发展。生态、经济、社会的(de)持续发展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组成一个复合系统。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们与自然和(hé)谐共处,能够认识到自己对自然、社会和(hé)子孙应负的(de)责任。要求人们必须具有很高的(de)道德水准,保护好人类生存和(hé)发展所必需的(de)资源和(hé)环境基础。
12、中国的(de)家底与可持续发展
为了向高层决策提供参考,中国科学院做出《中国可持续发展报告》。该报告首次展示出中国所面临的(de)严重问题。中国的(de)国土环境具有先天脆弱性,明显超出全球平均状况。国土面积60%是山地(de)或丘陵,70%每年受季风气候影响,55%不(bù)适宜人类生活和(hé)生产;35%经常遭受土壤侵蚀的(de)沙漠化,33%是干旱或荒漠地(de)区。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为世界的(de)1/4,是世界上13个贫水国之一。中国的(de)人类活动具有明显的(de)破坏性,高出世界平均水平3至3.54倍,每人每年搬动土石方数量是世界平均值的(de)1.4倍。从隋朝至今,中国人口从约4600万增加到11亿,每年平均灾害次数也从0.6增至3.9,增加6.5倍。中国农业牧矿等12大类行业的(de)发展成本均高于世界,世界平均用1美元办成的(de)事,中国至少要花1.25美元。
《报告》结论是:中国必须有序地(de)通过三个基本台阶,实现三大基本目标,才能真正进入可持续发展的(de)门槛。即:2030年实现人口规模零增长,2040年实现能源资源消耗零增长,2050年实现生态环境退化的(de)零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