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贝壳儿童学习网幼教文章早期教育能力教育浅谈幼儿学习能力的培养
浅谈幼儿学习能力的培养

浅谈幼儿学习能力的培养

11-19 23:47:50  浏览次数:984次  栏目:能力教育
标签:培养孩子能力,素质教育,能力培养, 浅谈幼儿学习能力的培养,http://www.dbk123.com

    能力就是一个人做事的本领。而人的本领不是天生就有、与生俱来的,它就像人的聪明才智一样“一分来自先天,九分靠自己的努力”日积月累的。一个人智慧的双翼是知识和能力,两者缺一不可。作为基础之基础教育者----学前教育,如何去培养幼儿的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呢?
    众所周知,智力活动能力包括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等等,在现实生活中他们成为中小学生综合表现有效获取知识的能力、独立地创造性地发现新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也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作为学前教育,我们根据幼儿的心理特征和各个时期发展的规律也将幼儿的学习能力分为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注意力、想象等。那么如何来培养这些能力----即幼儿的学习能力呢?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谈谈自己的感受。

    一、观察能力的培养
    所谓观察就是人们主动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比较持久的知觉,是知觉的高级形态。幼儿观察的发展,对于他们掌握知识、发展心理具有重要作用。而幼儿的观察特点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他的目的性不强;顺序性较差;细致性从粗略逐渐过渡到全面和细致;理解性差,概括性低,不善于将对象各方面联系起来观察。针对这样的特点,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帮助幼儿确定观察目的、任务,提出具体要求,教给观察方法,充分的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此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引起幼儿的注意。如在观察《春天来了》这一教学图片时,幼儿只从画面上看到春姑娘来了,小河有水了。当老师提出春姑娘带来了什么?小河里的水为什么融化了?地上的花草有什么变化……一系列的问题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顿时七嘴八舌的喊了起来。就连平日不爱说话的幼儿也在悄声的边看边说。有的幼儿甚至可以说出春天是耕耘的季节。这样幼儿带着问题和任务在兴奋中成功的完成了一次观察,达到了观察的目的。通过这一次的活动,那么再遇到‘秋天来了’‘冬天来了’‘夏天来了’这样的活动时,幼儿就学会了如何观察。达到了举一反三的效果。再譬如《画老师》,老师就站在眼前,有的幼儿却提出“老师我不会画”的问题。提出这样的问题是幼儿真的不会画还是老师没有教如何画?两者都不是,画出形象的人物画并非专业画人士所能做到的,再者,老师也没有要求一定要画的像老师。而是画出老师的主要特征,老师是男的还是女的?他的头形是长形还是圆形?是长发还是短发?长脸还是圆脸?大眼睛还是小眼睛?有没有戴眼镜……老师将这些问题一一的、慢慢的提出,对幼儿来说这些问题也就是给他们提出了观察的顺序和要点,提出了画老师的“主线”。由此可见,在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时,老师的主导作用是多么的重要!
    其次就是要加强对幼儿言语能力的训练,发挥多种感官的作用。社会学习理论者班杜拉认为幼儿言语是在无强化条件的观察模仿当中获得的。所以对幼儿进行有计划的言语训练是很重要的。除了在语言教学中教师做好良好的示范,发展幼儿言语表达能力,调动言语积极性外,在日常的观察中,也应注意要求幼儿发音准确,用词恰当,句子完整,表达清楚连贯。这样才能把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皮肤触到的、嗅觉闻到的通过自己大脑的加工用完整的、优美的语言表达出来。
    二、思维能力的培养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思维使人们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使人类社会获得历史发展的规律性知识。幼儿期的思维主要是具体形象思维,它只能反映物体直观的特点,不善于对事物的本质特征进行概括,掌握的概念有限,判断推理不合乎逻辑。对事物的理解不深刻,属直接理解水平。但就是这样,也是极其可贵的,它有助于幼儿当前的学习和发展,也为将来的创造性活动奠定基础。父母和幼教工作者应通过幼儿的日常生活和日常从事的课内、外的各种活动来培养和实现。主要是保护好奇心,激发求知欲。好奇心是对新异事物进行探究的一种心理倾向,是展开创造思维的内部动因。在教学当中我们要有目的去训练和培养。如在故事《小鸡和小鸭》的木偶表演中老师提问到:小鸡过不去河怎么帮助它?请小朋友想办法。此时幼儿会积极思考想出许多办法:1、借助浮于水面的东西使小鸡过河;2、让小鸡抓住树枝游过去;3、要造座桥让所有的人都过去等。面对各种各样的回答,教师可以继续提问:“谁的办法新奇,但能不能这样做?”“谁的办法好,但当时条件可能吗?”“谁的办法最好,为什么?”在一系列提问题回答的讨论中,大家意见逐渐集中,最后选出最佳的一种方案:小鸭驮小鸡过河又快又省力。这样训练幼儿的思维,即有发散又有集中,也培养了幼儿的创造精神,提高了思维的质量。
    幼儿刚接触社会,世界对他们来讲都是新鲜有趣、具有吸引力的,好奇是幼儿心理的一个特点,他们什么都要看、想摸、想问、想学,为此我们要耐心地、满腔热情地给以回答,切忌把幼儿可贵的求知欲扼杀在萌芽状态。要引导幼儿去观察和探求。如,幼儿学习了诗歌《小动物过冬》之后,在相当的一段时间里脑子里总是在想着“过冬”一词,这样就容易延续幼儿观察周围其它动植物的兴趣和好奇心。有的幼儿会情不自经的问到:“老师,大树是不是也要冬眠。”“南方离我们有多远,小燕子飞的不累吗?”“小熊身上的毛那么厚,怎么也怕冷呢?”“小鱼钻到泥土里就不冷了吗?”“小老鼠为什么不象小刺猬那样也去冬眠呢?”作为老师,如果我们对幼儿提出的问提置之不理,甚至嫌麻烦或责怪,那就是扼杀了幼儿的好奇心也就是求知欲。相反,我们要是对幼儿的问题加以认真的解答,和幼儿一起进一步的探求,告诉幼儿只有动物因习性的不同才有冬眠的结果,而植物是不冬眠的。这样我们就扶持了幼儿的求知欲,保护了好奇心,也就是肯定了幼儿的学习态度,促进了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幼儿思维能力的培养初了以上方法之外,我们还应丰富幼儿的感性认识;帮助幼儿丰富词汇,正确理解和使用各种概念,发展语言;在教学中还应多开展各类游戏活动,培养幼儿抽象逻辑思维的能力。
    三、幼儿注意力的培养
    从注意的定义来讲,它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注意对人类具有很大意义,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常常采取适当措施激发自己的注意,以提高意识的作用,确保行动的安全。幼儿期注意的特点是儿童的无意注意高度发展,有意注意开始形成和发展,注意品质较差,但较快。针对这样的特点,老师应首先根据幼儿发展的特点和规律进行有目的的、有计划的教学,运用丰富而灵活的教学方法,丰富幼儿知识经验,培养幼儿广泛的事物兴趣。同时,在活动前明确提出活动目的,创造良好的环境防止注意的分散,随时提醒幼儿保持有意注意。从而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最简单的一个例子,我们将故事《小蝌蚪找妈妈》分成两种形式来讲,一是录音,二是木偶戏。其中有一个最重要的问题是青蛙的生长过程和外形特征是什么?幼儿听完录音故事后只有60%的幼儿可以说出青蛙的生长过程是从卵---小蝌蚪---青蛙。只有个别幼儿可以描述整个详细生长过程和外形特征。而看了木偶戏后90%以上的幼儿都可以详细的一步一步的说出青蛙的生长过程。对外形特征的描绘几乎可以引用故事中的原话。同样的一个问题为什么回答的积极性和准确度却截然不同呢?这就是因为录音故事没有任何教具,也没有分角色,更没有人物的表情。这样就缺乏新颖、直观、鲜艳、多变有趣的事物来调动和维持其注意力。更重要的是录音不能随时提醒幼儿保持有意注意。而木偶戏正好弥补了录音的缺陷,充分的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抓住了幼儿注意的兴奋点,也可以照顾到个别差异和注意的分配,所以在教学目标上也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这就可以证明,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抓住幼儿的年龄特征,围绕幼儿在各个时期的心理特点和规律,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就可以有效的培养幼儿的观察、思维、注意等各方面的学习能力,让幼儿在学前期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他们进入小学做好准备。
 

,浅谈幼儿学习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