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行如隔山,不承认不行。所以我虽然很是同情中国家长在孩子们身上所下的功夫,但我却并不认同这种漫卷而来的热情。一群对教育一点都不专业的家长,连孩子的种种学习的细节都要苛刻地过问到,这不是典型的“盲人骑瞎马”吗?
中国的家长太累了。但对于孩子,虽然我们可能操碎了心,可我们究竟能做多少?在大多数时候,我们的家长都在过着一种力不从心的生活。我们不知道该给孩子上多少弦,我们也不知道该教给他什么样的知识。就像弹钢琴的硬被拉去做瓷器活一样,那是多么的尴尬和心力交悴啊。其实,我们应该更多地把孩子交给“专家”,做个“甩手家长”。每个家庭都请来活生生的专家,这显然不太现实,但我们为什么不试一试一些简单的办法呢?比如,信任一些书。
日前,一本叫《学习成功》的书在坊间颇为盛行,这本由教育界一线专家撰写的图书,罗列了成功所需要的15项基本素质,专注于让孩子形成自己的成功能力。每一本书大概都是专家们呕心沥血的结果,是他们沉淀更深的东西,我想这本也不会例外。它也许给了我们一个做快乐的“甩手家长”的机会:相比一点都不专业的我们,这些经验丰富的专家们难道不更值得信任吗?
《学习成功》一书中所列的15项基本成功素质可谓囊括了一个成功人生所应努力追求的所有条件。“目标+计划+行动=成功”、“检讨是成功之母,改变是成功之父”、“向第一名学习”、“立即行动”、“在精力最旺盛的时候做最重要的事”,这些信条和章节侧重于“智商教育”(教育内容是科学文化知识),注重的是教会孩子们学习和做事情的方法。而“自信是成功的第一要诀”、“唤醒心中的巨人,激发心灵的潜力”、“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尽心尽力,力求完美”、“下定决心,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帮助别人等于帮助自己”、“完善自己的性格”、“能控制自己的情绪的人就能控制自己的命运”等强调的显然是“情商教育”(教育内容是成功学、潜能开发、情绪管理)。“推销是从贫穷到富有的最佳途径”、“学会投资,让钱来为你工作”、“选择自己最感兴趣,最能发挥自己特长的工作”则是讲“财商教育”(教育内容是投资理财)。
把智商、情商、财商这三个概念在书里反复强调,并贯穿始终,这显然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因为我们的教育长期以来一直是一种传递知识的教育,只强调了所谓的智商的教育,孩子好像一台台等待灌输的机器,从来就没有把一个活生生的孩子当作一个立体的“人”来塑造。这就是为什么那么多的“高分低能儿”大量出现的原因。《学习成功》能够把“智商教育”、“情商教育”、“财商教育”的观念融在一起,更注重孩子们作为一个立体的“人”的教育,而不是一个学习的机器,这是何等的可贵?!有调查表明,一个人的成功只有20%决定于智力的因素,其他的80%则要靠情商和财商。什么是真正的素质教育?一个融合了智商、情商和财商三种理念的完整教育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
成功励志著作在图书市场上好像一直卖得不错。我认为《学习成功》真正鼓舞人心的其实只是两点:对理想的教育和对方法的教育。作为一个生命个体,理想好像是我们生活和事业的主轴,可能生命的轨迹会波浪滚涌,但总是有那么一种力量使我们继续沿着主轴前行。它给了我们连绵不断的方向感。而方法则使我们尽可能地向主轴靠近,也尽可能地与主轴保持平行。所以对于一个孩子的教育,归根结底是对他们理想和方法的教育。如果孩子有了自己成熟的理想和实现理想的种种方法,一个成功的人生又有什么困难呢?大量的成功故事,大量的被成功故事阐释的格言式信条,其实是理想和方法构成了《学习成功》的主体。官方一点,从另一个角度说,作为一门新出现的现代化学科,成功教育课专注于成功心理和成功方法的终身塑造,既追求现实的方法,又追求立体长久的“人生效益”,不也更符合素质教育的内涵吗?
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德说:“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家长何尝又不是如此呢?对于孩子,我们需要的不是整天盯着他埋头苦读,而是帮助他们寻找成功人生的方法。
,什么是真正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