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学生自己朗读课文,教师巡视并给予个别辅导.
Step 5: Work in groups
1) T: Today we’ve learn some drinks and foods and how to ask others what do they want .There are a lot of foods and drinks here. I’ll choose two students , one is my friend ,the other is the assistant.(教师示范)
2) 请学生把自己带来的东西拿出来,邀请自己的朋友,去买东西,操练对话。
[设计意图:让学生去邀请自己的好朋友,去征求他人的意见,去买他自己喜爱的东西,让学生自主地运用所学的运用所学的语言去实践,把学生的主体性充分体现出来,让学生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同时也体现了任务型教学的理念。]
3) 让学生上来买教师的东西,展示刚才练习的效果。
Step 6:Assign homework
1) Read the new words and phrases fluently.
2) Go to the supermarket with your parents and make a dialogue
[设计意图:开放的家作设计促进学生在课外也能去运用语言,培养学生一种良好的思维习惯,尽量把所学的语言运用到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去,体现语言的交际性原则。]
七 板书设计
Unit 10 Thank you
Some cake?
No, thank you./Yes, please.
图 图 图
an ice-cream a glass of juice a glass of milk
图 图 图
a cup of tea a cup of coffee some cake
教学反思:
在整个教学设计中,我主要想体现一个“活”字,体现英语课堂的艺术性。新课导入自然、活泼,以旧引新,从易到难;操练、扩展、探究部分的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中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能活学活用,举一反三,综合运用语言。其中我觉得有几点是感触颇深,也是较成功的:
1、把快乐带入英语课堂,营造愉快的语言氛围。
本课初始,学生就在唱唱跳跳中开始了愉快的语言学习。在课堂上,学生始终处在一种积极轻松的状态中,在看看、听听、闻闻、摸摸、尝尝中轻松学会了单词。同时,单词的操练也讲究艺术性,不是一味的跟读,而是通过声音高低的转变,粗细的变化,不同的语调的模仿等,让学生操练到位而不觉枯燥,让学生体验到全新的艺术化和激情化的英语教学。
2、注重语言的实际操练与实际运用。
语言的学习要注重交际性。在课堂上,我创设了一定的语言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操练运用语言,在进行group work后,买到了自己和朋友喜欢的东西,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也体现了任务性教学的理念。homework的设计有一定的实践性,从学生的实际兴趣出发,体现了语言的交际性。
3、基于课本又不拘泥于课本。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不拘泥于教材,又创造性地运用教材。语言与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学语言的同时,让学生了解更深层次的语言背景与文化有着更重要的意义。在本课教授了a cup of tea后,我趁势渗透了一些中西文化的差异。大部分中国人喝茶,一泡就是一大杯,那是为了解渴;而西方人则是用精致的小茶杯泡茶,慢慢喝,那叫品茶。让学生明白,在英语中,我们习惯的搭配是a cup of tea。
4、适时的德育渗透,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
在语言体现交际功能时,如何让学生与人,与自然,与社会融洽沟通?新课程标准要求每位学生都要有良好的情感态度与健全的人格,这就要求教善于捕捉教材中有教育意义的内容,引发学生的内心的道德体验。
在这堂课中,当讲到No,thank you时,我就适时地进行德育渗透,告诉学生无论接受还是拒绝,都应说声thank you or thanks,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在课堂中,我还不时地用一些激励性评价,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被尊重被表扬后的快慰,激发他们的情绪,使他们始终充满了对进步的渴望和对成功的期盼。
通过这堂课,我也深深体会到我需要改变教学观念,教学需要艺术,需要机智,需要有学科综合意识。只有这样,才能适应课改大潮。
以上就是《Thank you》教案全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更多文章进入:
www.dbk123.com小学频道 三年级英语教案
,《Thank you》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