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习作中丢的字加起来,能垒成一座高山,以后细心点好吗? 〔作文明星――周芳华 评〕
1、许多词语用得不太合适,就像一个人的手长到了脖子上一样,让人看了不舒服。 〔丁逸珊/评改〕
2、句子读起来非常流畅自然,仿佛炎热的夏天,喝了一瓶冰凉的冰镇汽水,痛快极了。 〔雍庆/评改〕
3、内容干干的一层皮,剥了皮,里面没有血没有肉,别人看了怎会不难受? 〔何凡/评改〕
4、那句比喻很精妙,比一只聪明的狐狸想出的点子还要绝。 〔许娅蓉/评改〕
5、丢标点现象严重,总共丢了23个,你是不是很喜欢把标点当饭吃? 〔娄维/评改〕
6、作文中运用了大量土语,你好像是这方面的专家。 〔万磊/评改〕
7、题目加上了省略号,生动、新鲜,像翠绿的叶子一样。 〔丁逸珊/评改〕
8、你的文章像要凋谢的花朵,一点香味也没有啦。想想,怎样才能让花儿重吐芬芳? 〔雍庆/评改〕
9、内容具体,可惜自然段分得太少,是不是怕花钱,舍不得多分几段? 〔郭晓莉/评改〕
10、作文中有一句不懂什么意思,就像你告诉我呼吸要用耳朵,我感到莫名其妙。 〔丁逸珊/评改〕
11、有些内容似乎是你瞎编的,不太真实,所以读到那儿,我心中不由打了个问号。 〔万磊/评改〕
12、你的习作再也不像白开水,现在开始有了一点甜甜的味道,继续努力啊,我会为你喊“加油”的! 〔雍庆/评改〕
13、语句不很通顺,像我表哥脸上长满了小疙瘩一样,读着让我有难受的感觉。 〔丁逸珊/评改〕
14、重点不太突出,犹如打水仗一般,水花四溅,就是找不着攻击的对象。 〔万磊/评改〕
15、字迹龙飞凤舞,大概你想当草书书法家吧? 〔雍庆/评改〕
16、错别字太多啦,像烧饼上的芝麻一样,能不能争取把芝麻从烧饼上拍下来呢? 〔丁逸珊/评改〕
17、字写得很挤,你不怕把它们热出毛病来? 〔戴小文/评改〕
18、丢字现象严重,我猜想你是不是雨天常打破伞? 〔丁逸珊/评改〕
19、内容如同秋天的枯树叶,干巴巴的,这样人家怎么会愿意读呢?多看课外书,保证明年春天枯叶又变得碧绿碧绿的。〔娄维/评改〕
20、错别字多得像马蜂窝……已经是四年级的学生了,怎么还可以用拼音代替不会写的字呢?你的字典是不是在睡觉? 〔娄维/评改〕
21、本文内容生动,读了感觉像刚吃过一块鲜奶蛋糕一样,令人回味。 〔丁逸珊/评改〕
22、动作写得很少,像秋天的枝头,一片叶子也没有。 〔宋佳佳/评改〕
23、你的句子是缸里的死金鱼,一点也不鲜活。 〔侯秀云/评改〕
24、标点打得规规矩矩,如光滑的地板砖一样。 〔丁逸珊/评改〕
25、字潦草得和地上的草一样,东倒西歪,直不起腰来。 〔范颢/评改〕
回教室适当引导后,同学们的作文写得又快又好。很快的,作文本都交了上来,在我的眼前堆成了一座小山,把我深深地“淹没”了!“老师,接下去的课业整理课我们干什么?”是呀,作业做好了,干什么呢?我略一思索,就决定让学生改同学的作文。
孩子们拿着同学的作文本又兴奋有迷惑,怎么改呢?教室里叽叽喳喳的,好不热闹。我飞快地思考着,把“渔具”摆上了黑板:
1、卷面整洁,格式正确。
2、圈出错别字,改正错误的标点。
3、修改病句。
4、用波浪线划出好词好句。
5、写上旁注和总评语。
教室里非常安静,孩子们改得那么专注,俨然一个个小老师的模样,让我心中好生得意,但也不知道结果究竟会如何。看着大家煞有其事地圈圈、画画、写写,我欣慰得更频繁地让自己温暖的手抚摸这些可爱的小脑瓜。
终于,作文本收上来了,看着作文本上孩子的杰作,我的心情像风筝一样开始飞翔。原来,精彩可以这样轻易地找到,好好地总结一下,竟然发现有这么多的优点:
一、学会欣赏
从孩子们专注的表情和动作看出,他们学得比任何一次都要认真,可能是因为小老师的高帽子,也可能是初次尝试的新鲜感,还可能是身边同伴的习作吸引了他们,大家都认真地学习着,细细地品尝着,也许从来没有这样用心来学习,更不会这样欣赏语言。看看孩子们的点评,就知道他们学会了什么:“你的想象真丰富,而且用了比喻、拟人的写法,多好呀!”“这儿的动作描写得真好,动词用得很确切。”
二、增进友谊
“你的作文进步真大,我想你一定会更出色的,加油呀!”“你的字写得真棒,作文也写得不错,我应该向你学习,祝你更上一层楼!”看着这些评语,我相信孩子们的心像春天一样温暖!在平时,总是提醒同学们相互帮助,团结友爱,学会传递爱心,现在才明白,教育不是说教,就是这样简简单单。
三、促进反思
“中心还欠突出,成语用得多一点就更好了。”“这里还可以更具体一点。”看到这样的评语,仿佛看到了自己的身影。评改作文时往往会因为一些主客观原因来几句套话,可能会让同学们雾里看花,对他们是否有帮助也不得而知了。这对于作为教师的自己,真是值得好好反思。
四、增加梯度
学生改完了作文,我总会去美美地欣赏,再来几笔画龙点睛,感觉真的挺妙!学生作文:“我把结打住,又按照原来的方法飞了起来。放了一会儿,我觉得没有意思就回家了”学生点评:“没意思”吗?放风筝很有趣的呀,怎么会这样写呢?师点评:对呀,你把整篇文章都否定了,小傻瓜!
这样层层深入,螺旋上升,孩子的认识更正确了,写作水平也自然而然地得到了提高。
五、润物无声
“你的错别字比较多,有时连标点符号都不加。如果每次都这样,还能做到语句通顺,意思连贯吗?要做到这几点哟!”
“哎,怎么老是丢掉标点符号呢?这可是很重要的,老师说过,小标点大作用。你的错别字也很多,以后要注意哦,不要成为一个小马虎。不过,你的作文中有很多的好词好句,成语特多,真让人羡慕,继续努力吧!”
写作的初衷本来就是锻炼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的写话能力。学生在欣赏的同时,学会了评价,还“情不自禁”地写了这样一大段,不正是一次非常好的训练吗?这样的意外,难道不会让老师“正中下怀”吗?擦亮眼睛去发现这样更多的精彩吧!